听她这话,傅棠生也不生气,依然笑着招呼她们入座,又让青儿来给她们沏了茶。
傅棠生端起茶盏,轻轻朝里面吹了吹,下一秒,只见她忽然将茶盏重重砸在桌子上,又长长叹了口气,一副在外面受尽委屈的样子。
“要我说呀,这在宫外的日子跟在宫里可真是没法比,也就是能比在宫里更自由些。”
说罢,她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一样,狡黠一笑,故作神秘地问道。
“诶,这一说到自由,过些日子便又是中秋节了,妹妹可知这外面的中秋佳节是如何过的?”
姜怜雪立马被她这副神情吸引了过去,接着她的话就往下说。
“我听我宫里的宫女说,这民间的中秋节可有意思了,有的酒楼会挂上满满一墙的灯笼,灯笼上写着谜面,只有解开谜底的人,才能摘下灯笼。”
“我们雪儿真是见多识广。”傅棠生笑着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
“猜灯谜有什么稀奇的,以往每年宫里的中秋宴上,父皇也都会出灯谜给大家猜的。”姜熙华到底是比姜怜雪年长几岁,她有些不屑地看了眼傅棠生。
“故弄玄虚。”
“你……”姜怜雪见自己的话被怼了,一生气便要和姜熙华好好理论一番,可她没怎么和别人吵过架,话还没说出来眼眶却先红了。
傅棠生见状,连忙哄她。
“这民间的中秋节可不只有猜灯谜,每年一到中秋节的时候,从南城门到北城门,这整条街上都挤满了人,有舞火龙的,还有耍杂技的,有在绳索上翻跟头的,还有表演喷火吐雾的。”
“要说最好玩儿的,就非放花灯莫属了。这出了宫我才知道,原来不止灯节的时候会放花灯,过中秋的时候,百姓也会燃灯来助月色,家家户户都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可谓是花市灯如昼。”
“还有还有,除了点天灯,妹妹可还见过放水灯的,人们在灯里放上一块小小的蜡烛,再把水灯放入河里,数以百计的灯一起向下流游去,再乘一叶小舟,游湖赏月吃月饼,别提有多好玩了。”
十几岁的小姑娘,最是爱玩的年纪,她这番描述,别说姜怜雪,连姜熙华都听进去了,她们从小到大各种节日都是在宫里过的,宫里每年也会有中秋宴,却没有傅棠生描述得这般热闹。
她二人听得正认真,傅棠生却忽然话锋一转。
“说到底,这宫外的日子是好是坏,还是自个儿亲自体验过了方能知道,你说是也不是?”
“不过妹妹也不用着急,雪儿妹妹再过两年也能出宫了,到时候阿姊带你去逛灯会,好好玩一玩,可好?”
“好。”姜怜雪脑袋点的像拨浪鼓儿似的,傅棠生笑了笑,又把目光落在姜熙华身上,发出极其微弱的一声叹息。
“熙华妹妹也不用太过忧虑了,也就是再多等上三年五载的,待成亲以后,熙华妹妹就可以和自己的夫婿一同去玩儿了。”
话说到这,饶是姜熙华再傻,也听出来了傅棠生这是明里暗里在拿她没有封赏府邸的事来恶心她。
傅棠生这个人总是这样,脸上笑眯眯的看着亲切,嘴上说的话却比刀子还锋利,刀刀朝着她的心窝子上捅。
姜熙华冷哼一声,不接她的话茬儿,她拿起一旁的茶盏,吹了吹,状似无意地说道。
“说到中秋节,我倒突然想起一事来,听我母妃说,萧小世子不日就要启程回京了,算算时日,差不多也能赶上今年的中秋宴。”
萧小世子萧逸舟,晋王嫡长子。半年前因蜀地以南地区闹干旱,百姓没有收成,民不聊生,上阳帝就指派萧逸舟前往蜀地赈灾。
但说起这萧逸舟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当年和崇阳公主的一桩风流趣事。
这崇阳公主和萧小世子关系匪浅,有传闻说,两人早已私相授受,私定终身,只是后来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萧小世子反倒喜欢上了沈家大房嫡女沈清瑶,使得傅棠生一时成了最大的笑柄。
沈家,就是傅棠生外祖家的那个沈家。
傅棠生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姜怜雪的小脸一下就沉了下来。
“好端端的,你提他做什么?”
谁都知道棠生阿姊和那萧小世子的关系微妙,姜熙华这会儿提起他来,不就是故意给棠生阿姊添堵的吗?
她今日过来找棠生阿姊,半路上碰上姜熙华,听她说是来海棠阁的,姜熙华便说要一起过来,她知道姜熙华和傅棠生以前关系不是很好,本想着这么长时间没见,两人的关系能够缓和,没想到姜熙华从一进门,就开始没完没了的找茬儿。
傅棠生倒是没什么反应,一脸坦然地看着姜熙华。
姜熙华心里暗骂,装什么装,好像谁不知道你被自己表姐抢了心上人似的,既然你拿府邸的事来恶心我,那我也要拿萧小世子的事来给你添一添堵。
心里虽然这么想,她嘴上还是收敛了几分。
“雪儿妹妹何必生气,我又没说错什么,再说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