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造势,秘密(1 / 2)

殿内众人对李斯这番话好奇不已。

不知李斯为何要这样说?

大王要封赏,李斯说不要。

这不是与大王唱反调吗?

敢如此做,十颗脑袋都不够丢的。

李斯这胆子还不是一般的肥。

“暂时不封赏缘由有二。”

李斯微微思量一番,看了眼秦王继续开口。

“大王,如今大军或许正在交战。”

“我们得到的消息至少是三天前的。”

“大王若是这个时候封赏,等封赏到了韩国又要几天。”

“那新兵如此生猛,搞不好那新兵又立下其他大功劳。”

“大王之后又要封赏一次,或许要这样反复多次才会完事。”

“不如我们先口头上鼓励他们一番,等他们凯旋归来大大有赏!”

“如此一来也可以避免时间差,来回奔跑封赏一次又一次。”

众人一听这话,感觉还挺有道理。

两地相隔很远,收到的信息会有几天的延迟。

现在说不定那新兵又立下功劳了。

这样封赏送过去,估计没几天又要送一次封赏过去。

只要战争还没有结束,那可能封赏就不能停止。

这没办法,这新兵太猛了。

他们现在得到的消息就是,这猛人是新兵第一人。

一战立下赫赫战功,再战谁也不知道会立下什么功劳。

只要这名新兵不死,那不可想象最终的成就。

战争暂时没有结束,封赏可以滞留一些时间。

期间可以让内史腾主将看着来封赏。

等灭韩之战结束后,回到咸阳再统一封赏即可。

如此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事情。

“你这想得倒是周到。”

嬴政目光闪烁,如此甚好。

那新兵如此生猛,他还真怕这个封赏刚去,下个封赏又来。

这并非不可能,只能说这名新兵太生猛。

能一战斩杀百于人,能万军中取敌将首级。

这样的人,只要继续再战,战绩翻倍并非不可能。

因此封赏的事情倒是可以缓缓,可以让内史腾决定。

一切就等凯旋归来之后再来个大封赏。

前提是那新兵小子不要突然死去才行。

“再有就是造势。”

李斯见秦王也赞同这个方案。

接着又讲了一下造势。

若是第一个都不同意,那造势不说也罢。

“至于这个造势,大王可自行考虑。”

“其中也是有一定的风险在内。”

李斯想到这个造势,就感觉有些头大。

毕竟这造势成功还好,若是失败那就是打击大秦锐士的士气。

此乃险招,需要谨慎使用。

“造势能有什么风险?”

“你且说道一二。”

嬴政目光闪烁,想着造势一事。

各大臣们也侧耳倾听。

对这造势不是很懂。

李斯微微一笑:“大秦攻韩,此事太大瞒不住。”

“估计诸国早已经得到消息。”

“只是他们想要援助也做不到罢了。”

“可以发动我大秦在诸国的细作,把这新兵的凶猛散布出去。”

“一来可以给新兵造势,提升整个大秦锐士的战斗力。”

“还可以得到诸多封赏,打出秦国军功制与众不同,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加官进爵,可能还因此引来诸国子民投奔。”

“二来也能让诸国知道我大秦的厉害,我大秦有万人敌诞生!”

“让诸国恐惧我大秦,以后若是发起战争,他们必定对万人敌心有余悸。”

“此举的风险就是,万一新兵夏无悔途中死去,或许对我大秦士气也有打击。”

“这个造势是否可行,全凭大王做主。”

李斯把其中的厉害关系都给讲述一遍。

剩下的就不归他做主,一切交给秦王嬴政来决定。

大臣们连连点头,造势有风险,需要谨慎进行。

他们不敢多话,免得以后要背黑锅。

即便是丞相王绾也不说话了。

李斯这造势办法很不错。

但这风险也不小,需要谨慎行事。

若是那新兵中途挂掉,别说什么万人将。

估计会成为其余诸国的笑柄,有损大秦颜面。

嬴政踞坐在高台龙席上。

细细考量着这一番话。

这造势的确是有不少风险在。

正所谓风险与收获成正比。

是否要给新兵造势,全凭他一人决断。

以后若是有意外,那也是他一人承担。

“此举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