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罪魁祸首(1 / 2)

“这画得可真细致!”

等到方志国带着画好的图纸从红薯窖里上来之后,赵文玉和刘红霞都惊叹不已,就连一旁的黑狗蛋儿都好奇地盯着看,还纳闷道:“能画这么像的吗?连窑壁上我们放蜡烛或者油灯的小灯窑都给画出来了!

因为红薯窖底下光线不足,一般都会在窑壁上专门挖几个小灯窑,是用来放置照明用具。

“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呢,方志国,深藏不露啊!”

刘红霞笑着揶揄了他几句,心底却松了一口气。

这次出来周局长让她做领队,出来前她还担心跟上次方志国来一样会吃闭门羹呢,没想到事情居然进行得如此顺利,总算能够交差了。

“几点了?要不咱们现在就回去,说不定还能赶上食堂的饭呢。”她让方志国把图纸收好,转过头问沈玉竹,他们几个人里,可就只有沈玉竹戴了手表。

沈玉竹闻言抬起手看向腕上的表,“快十二点了,回去至少得两个小时,晌午饭是赶不上了,晚饭倒还行。”

黑狗蛋儿是听说过手表的,整个石沟村只有村长家里有,可人家跟宝贝似的藏着,谁都没见过,此刻看到沈玉竹戴着,忍不住好奇地探着头想看。

金花奶奶心里头也十分惊讶,她听说过沈家人散播的那些关于沈玉竹的谣言,可因为了解沈老太太一家子都是什么货色,她对于这些传言并未尽信,即便是看到沈玉竹戴了表,也只是琢磨着她是不是在外头找了什么好工作,毕竟手表可不是几块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贵不说,还要花费他们这些农村人很难弄到的工业券、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从金花奶奶的表情上可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她心里想了这么多。

赵文玉垮着脸,“那怎么办,都到饭点儿了,要不咱们去县城找个地方吃饭吧,总不能饿着肚子。”

“从这里到县城没有车,步行差不多得一个半小时,有那功夫咱们都回去了。”沈玉竹摇摇头,“再说,事情还不算完,这挖红薯窑跟咱们地质队勘探不一样,有许多注意事项,还得请教村里会挖窑的熟手。”

“那要不是这样……”赵文玉一听这话,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金花奶奶,厚着脸皮道:“奶奶,您是个好心肠的人,要不……就留我们在您家吃一顿饭吧?”

“这……”方才随便借用东西、为他们讲解红薯窑相关信息时十分爽快的金花奶奶却迟疑起来,并没有立刻答应。

没法子,这年头农村还是缺衣少食的,留四个成年人在家里吃饭,不是一个顿顿都要喝稀粥吃黑面馍馍才能活下去的家庭负担得起的,可要是不答应吧,人家万一计较黑狗蛋儿用石头砸人的事,再闹着要去医院检查怎么办,那后果和花费,也不是他们家能担得起的。

都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金花奶奶一个老太太了。

沈玉竹是在末世摸爬滚打过的人,那里的人们把食物看得比命还重要,所以一看金花奶奶的脸色,就明白了其中缘故,连忙道,“不是要白吃您家的饭,奶奶,我们带了钱的,您要是要粮票,我们也有。”

“我们家没什么好饭菜,就是寻常的黑面馍和包谷粥,你们要是不嫌弃,就留下来吃。”金花奶奶见他们没打算吃白食,顿时松快了许多,笑了笑,在心底盘算了一番,又说道,“知道你们年轻人受过教育,讲究那个什么不拿我们群众一针一线,不愿意白吃我们家的饭,但我们平常吃喝都是地里种的,花不了什么钱,也用不着粮票,你们非要给的话,有布票吗?”

石沟村土地贫瘠,收成差的时候连公粮都交不齐,更别说匀出多余的土地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了,自然也就无从纺线织布,无法自产自足,又没有布票,以至于他们想做一身新衣服新鞋极其困难,村里的大多数人都是捡兄弟姐妹的旧衣服穿,更有甚者因为家里穷,几个孩子都凑不出一条能出门的裤子,只能躲在屋里的炕上用被子盖着。

金花奶奶家的条件没差到那种程度,可要说新衣服也有好些年都没做过了,她想弄上几尺新布,哪怕是不够给大人做一身衣裳,能让孙子有件新衣服穿也挺好。

沈玉竹这次下山是做了完全的准备的,她本身也在末世做过外出任务,知道都要考虑哪些方面,带上钱和饭票就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可万万没想到,吃顿饭人家不收钱不收饭票,却想要布票。

“可是我没带……”

“好你个沈玉竹,居然还敢回村里!”

就在她想跟金花奶奶说明情况的时候,突然被一句尖锐的怒斥声给打断了。

沈玉竹回过头,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撺掇着沈老太太去驻地门口闹事的沈秋阳。

自从上次打沈玉竹工作的主意不成,自己又不愿意像父母兄长们一样下地去干活挣工分,沈秋阳不得已只能低下头去求女朋友和好,人家姑娘没说什么,可人家家里却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将来结了婚,希望他们能够在城里生活。

这样的要求无可厚非,毕竟沈秋阳虽然挂着个老师的名头,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