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伯早上醒来,头痛欲裂,坐在床上扶额。
“让你昨天喝那么多酒,头疼了吧!”连婶端着碗醒酒汤递给于伯。
于伯勉强笑笑,“人不服老不行,以前我一个人就能喝两壶!”
小乔一大早就接到郑大哥的小厮送来的信,欣喜不已。
郑大哥的信里写他跟丰南府的知府之子合作开了个名叫“庆丰楼”,铺子上下两层,目前不仅卖婴儿推车、学步车、布偶玩具,还有蚕丝羽衣、金簪步摇等。
东西都是新鲜亮丽的新款式,定价也极其昂贵,布偶玩具都卖上五两一个了。销售方式也是每日每人限量,这会把今年的货都预定完了。
小乔脑子里只有三个字:暴富了~
打开随书信一起送来的包袱,是一百两的银票跟一个盒子,盒子打开,竟是两只步摇,都是金钗,不同的是尾部是一青一红的珠玉。
没想到这郑大哥那么上道,还能送礼物,不过想起郑大哥第一次就带了精米和猪肉,向来是个心细的人。
一百两银票郑大哥信中也提到,因为刚开铺子,成本花的也多,暂时的盈利并没有太多,等后续稳定了相信每月还会更多。
小乔让小厮坐会,她回房,提笔写回信。
信中先感谢了一下郑大哥的送的礼物,表示喜爱。又提及这次回信会附上三张布偶玩具的设计图案,具体售卖由他们决定。
最后,小乔提及手上有制冰方子,请郑大哥回来找她详谈,切记不可表露,不要被他人疑心。
小乔拿着信跟三张设计图案,用信封封好,对小厮说,
“这封信务必快马加鞭送去府城,你要亲手交到郑大哥手上,眼睛确定郑大哥亲自打开才行!这次的事非同小可。”
小厮郑重的将信封揣进怀里,骑上马飞奔而去。
小乔拿起银票使劲闻闻,臭味,没错,金钱的味道~
一上午小乔坐在堂屋躺椅上,笑个不停,惹得倩姐儿跟连婶不解。
“连婶,我这边跟郑大哥的生意做的不错,手上有些钱了,你们的工钱都涨两百文吧!”
连婶还没来得及回,小乔自顾自的又开口
“咱这房子也可以推了重新建吧!建漂亮点,咱住着也舒服。”
“还有多买些田地吧,自己种不了就佃出去,收些租子就是。哎哟,我这是要过上地主老爷的生活了!”
连婶一手拍上小乔,打破她的美梦。
“小乔,婶子不知道你赚了多少钱,但是生活是会发生意外的。不能有多少钱用多少,万一以后发生事了手里有钱不慌。”
小乔定了定心,确实如此,自己不过是有了两三百两就这么飘了,以后得吃苦头。
“哎,连婶,都是我没见识,想着有钱了就想过好日子。”
连婶摇摇头,“你这般年纪能筹划,能赚钱,能听的进劝,已经是极好的了。这房子连婶觉得没必要新建,但是田地多买些准没错的。粮食吃不完就挖个地窖存着,连婶是度过天灾过来的,知道没有粮食吃的苦。”
“还是连婶说的对,那我下午就带于伯去村长那问问哪里还有田地卖。谢谢连婶。”
“我们是一家人,应该的。”
小乔终于不再沉浸在金钱的诱惑里了,又拿起草药汇编背了起来。
倩姐儿看到小乔终于定下心,才又安静的绣起衣服。
吃过饭后,小乔抱着木娃儿,带着于伯去了村长家。
石村长听到小乔还想买些田地,也是惊讶了。没想到小乔有这么大的本事,又欣慰又无奈,自家的儿子跟小乔一比,真是气死人。
“村里东边有十亩地,是李地主托我卖的,他那地被佃户伺候的极好,就是要三两一亩,而且十亩一起买了。”
小乔倒是挺中意的,十亩田地并不多,甚至还觉得有些少。
“石伯伯,那地现在还是佃户种着吗?”
“是的,你认识的,是狗蛋一家佃着呢。狗蛋爹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两口子也都是能下地的,不然寻常人家也佃不了十亩地。”
“那可正好啊,我想买来还是给狗蛋一家佃着。就是不知道李地主先前怎么收租子的。”
“这我知道,那十亩地给狗蛋家佃,每年除去交了税的粮食,收七成粮食,剩下的三成就是狗蛋家的。”
小乔觉得挺黑心的,才留三成给佃户,像狗蛋这一家老小,估计吃都吃不饱。
“那麻烦村长给我们牵个头,李地主这十亩地我买了。”
石村长起身让小乔在他家等着,他这就去找李地主来。等李地主到了,买卖田地的手续很快就过了田契,于伯去县衙盖官印。
小乔则是回家拿了纸笔,又把木娃儿给倩姐儿看着,去了狗蛋家里。
狗蛋家确实落魄,一共三间房,三个兄弟挤一间睡。但是里外还是收拾的干净,狗蛋的娘看到小乔,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狗蛋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