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纺纱织布(1 / 2)

深夜煮粥 浅色枫 2154 字 2023-01-05

陶清月带着这些东西赶忙回了陶家。回到家时,小翠和陶爹都还没有回来。就收拾了一下东西,去厨房里烧了一壶水再把饭蒸了一点,做了一点凉拌芥菜,没有什么米了,这是从那个不知名的空间里面拿出来的米粮,菜也是一样。先做好了一顿饭。再把果子洗干净放进盘子里面。

没过一会儿,小翠叽叽喳喳的声音就传了进来,由远及近。小崔拉着爷爷就回了家,很明显现在爷爷挺累的。烧的水刚好放凉了就倒下来,先拿去给爷爷喝了一杯。再把果子拿去吃上。“爹,您先吃个水果打打牙祭,我这边刚做了个凉拌芥菜。我这会去把饭盛上了,就可以吃午饭了”陶清月笑着说道,顺手接过爷爷手里的锄头放在门口。小翠就已经去厨房里边拿菜端饭了。

等老爷子歇好气了之后起来一看,饭菜都已上桌,就等着他过来开吃了,老爷子也是觉得很幸运的,“虽然说收养了一个养女,让自家的米粮没得更快了。但是有了一个会照顾家庭的人,也是不错的。小翠也有姑姑带,自己也有人养老送终。”老爷子,想想就挺开心。

“爹,我那套衣服里面我发现了一串铜板,还有一块碎银子。”陶清月把从空间里拿出来的钱,拿给了老爷子。老爷子没收,反而说:“这钱既然是你身上那套衣服里面拿出来的,那就是你的,现在也是你在管家,那家里的银钱,也就你收着吧。”把这话说了之后,还从墙上的一个暗格里面拿出来了五两银子,交给了陶清月。陶清月见老爷子和小翠都这么信任自己,她也十分的高兴。

“爹,隔壁的那个婶子他们家有织布机啊!”陶清月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去隔壁学习织布用以补贴家用,毕竟织布机还是很好做的,家里的老爷子就会木匠活会做。小翠就跟着一起学。下午的时候,老爷子没有去地里忙活,而是带着陶清月和小翠一起到了镇上,去买米买盐买油。陶清月识字专门写出来了,需要购买的东西。还拿着这些银子去给小翠新做了一身衣服,给小翠开心的蹦蹦跳跳的。

于是最近陶清月除了去地里干活之外,就是忙着家里的家务,做完之后就和隔壁家的婶子一起织布,陶清月织的很快,学的很不错,也就学会了。给婶子拿了两斤红糖,就当是谢师礼了。给隔壁的沈家乐的在村里直夸陶清月会做人。

陶清月学会了织布之后,陶老爷子就在家里做了一台织布机,一台纺纱机。因为上一次陶清月去镇上花了不少的银子,买了一堆老爷子看不明白的东西,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吃住,陶老爷子也就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反而是小翠最近跟着陶清月学做衣服,整个人看起来就安静了很多,陶清月也会时不时的教小翠读书认字。小翠也看起来像个文静的小姑娘了。

陶清月还是很是能干的,在家里早餐,午餐,晚餐,三餐,顿顿不缺。会把地里的活儿忙起来 小翠会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会去山上割一些草,在地里抓些虫子来喂鸡。下午,陶家三爷子就在家里坐着。老爷子在那儿打着瞌睡,小翠忙着给陶清月收尾线。陶新月两手抓,一边织布一边纺纱。速度非常的快,一天能够织一匹的布,半匹的纱。

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到月底了。陶清月背着大篓子和邻居沈家的婶子一起去镇上卖布匹,在路上便是说说笑笑的。到了布庄之后,布庄老板看着这些布显得尤为高兴,立刻就收下了。这个织布的话,“一两银子一匹布这是正常的价格,大妹子,你这个仿的纱也挺好的,给你算3两1匹。”陶清月很开心,便是应了。又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和纺纱织布,需要的东西再给小翠买了一串糖葫芦。这又和沈家的婶子一起回了村里路上,沈家的婶子问着陶清月:“月丫头,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纺纱的呀?我可只教过你织布呀,我都不会纺纱。”“我一直都会纺纱呀,纺纱和织布的话差的也不多吧,也就是要再精细一点。穿着那些地方的话,还要打红结啊啥的”陶清月随后便把两者的区别告诉了婶子,婶子说自己学不会,便罢休了。

到家之后,小翠拿着糖葫芦便出门去了,一想着大概就是和小伙伴们玩去了。这会儿老爷子还在地里忙活种菜呢,陶清月就算了下帐。“一天我能做一匹布半匹纱。一匹布一两银子,我这是赚了三十两银子,纺纱赚了有75两银子。加在一起有百两了。算上除去花去的钱,刚好100。”陶清月算完了之后,就把账本还有银子一起随手丢进了空间里其中一个格子里面。

又到山上去找一些野味,自从发现自己力气格外大的时候,陶清月就时常上山来捕猎。捕到的猎物通常都是进了三爷子的嘴里,要不然就是把皮毛揉制好了,拿去换了银子。在这个年代,也算是过的不错了(′?`*)

就这么又过了三四个月,春种的时间终于到了。因为家里没有几亩地,反倒是不着急。家里面确实是没有多少地的,基本上家里的吃食都是靠买粮回来,以前是祖孙二人没有那么多,现在有了陶清月之后,陶清月是不爱下地,她挣银子,挣得多便经常买很多的粮食。

陶清月也发现了空间可以一份变百份的神奇之处。见着什么,就要往空间里面放一份。纺纱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