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求援,想让我出兵救他?”
从兖州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的信使恭敬的说:
“正是。咱们渠帅愿意奉大渠帅为主,只求大渠帅看在同为黄巾一脉份上,救我们一命。”
张燕挑了挑眉说:“你们青州兵不是号称百万之众,居然奈何不了张帆数万兵马?”
信使诉苦道:“回大渠帅,那张帆坚壁清野,步步紧逼,然而青州已接被臧洪占据,咱们粮草告罄,军心涣散,如何能与张帆作战?”
……
张燕令人带信使下去歇息,然后看向手下问:
“诸位怎么想?”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片刻后一个如炸雷般的声音抢先响起:
“大渠帅,我认为不宜出兵,那张帆的厉害之处,不用多说大家也清楚。咱们没必要给自己招来这么厉害的敌人……”
说话之人身材粗壮,膀大腰圆,像个丰硕的秋冬瓜,他叫张雷公,是张燕麾下势力比较大的渠帅之一。
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黑山军诸帅多出于社会的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譬如他就因为说话声音如打雷一样,所以被叫做雷公。
另一渠帅也附和道:“大渠帅,咱们粮草早就吃紧,哪有余力供给百万青州同胞,实在是力所不及啊!”
其余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反对出兵兖州:
“大渠帅,如今袁绍攻伐甚急,更新添吕布为羽翼。对咱们来说,稍有不慎就是覆灭之祸,那里还顾得上别人?”
“出兵兖州,肯定引来张帆的追讨,到时候袁绍、张帆、公孙瓒三面夹击,焉有咱们的生路?”
……
一看手下几乎一面倒的反对,张燕也只好顺乎民意,三言两语将兖州信使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