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小麦覆陇黄(2 / 2)

行礼告退……

“主公,大喜啊!”张昭面带红光,一脸喜色向张帆走来。

张昭平时都是非常稳重严肃的,这还是张帆第一次看他有点轻佻活脱。微笑着说:

“怎么?产量测算出来了?”

张昭激动的说:“正是,主公一猜就中。神麦,简直就是神麦啊!亩产量约10石以上,最好的1亩产量达到了15石。这么算下来今年咱们可以收获64000石左右……”

10石,换算成现代市斤就是600斤。张帆知道这种编号IB01828/NP824的冬小麦在现代的产量为亩产800斤以上。可能是由于管理技术还不够完善,所以减产了四分之一。

尽管如此,这个产量放在当下还普遍不懂杂交育种,不懂化肥成分,不懂杀虫除草……的时代来说,这产量可是称得上是奇迹了!

要知道现在一般小麦,甚至包括其他诸如粟、黍、菽等的普遍产量,都是亩产二石五到三石五之间。这个产量已经提升了接近一倍以上,已经相当恐怖了。

事实上张帆还是低估了这种产量的麦种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消息张帆并没有刻意封锁,而且人多口杂,毕竟当时有很多百姓协助收割,更别提还有混在首胜营中的其他势力的探子——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用比瘟疫扩散还要迅捷的速度传遍江东六郡,再到大汉十三州,甚至传进了皇宫,掀起了滔天巨浪……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

没有比人们的吃饭更大的事情:尽管社会面临诸多危机,如政治、经济、信仰、领土等危机,但在有饭吃的情况下,都可以一一解决。

一旦老百姓没有饭吃了,或者食物短缺了,那么就会天下大乱了,包括政府,都会在食物危机面前荡然无存,不足挂齿。

以前说书人到处传唱张帆的名人轶事,很多底层的老百姓仅仅一笑置之,过后就忘了。

毕竟无论张帆再牛逼,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老百姓更在乎明天吃什么,而不是张帆最近又干了什么丰功伟绩。

不过自从黄龙寨小麦亩产十石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张帆一下子火了,大火特火,就连最基层的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刻意打听一下他的事迹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