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章 案情真相(1 / 2)

深宫七十载 楠竹悠悠 2697 字 2023-01-31

众人都在惊奇,他不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吗?到底是什么时候不见的?这会儿又为什么匆匆跑过来?

“老王爷,您有什么事等一下再说,朕这会儿要处理宫中大事!”

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皇帝的态度还是相当可以的。

“陛下,老臣就是赶在你处理事情之前跑过来的!”

“老王爷这是怎么说?”

小皇帝有一丝不解和不高兴。

“陛下,微臣带来了先帝的圣旨!这件事情和太后娘娘没有关系。”

老头用力解释着。

“父皇的圣旨?你早有圣旨,怎么不拿出来。快宣旨,看看父皇说了什么?”

皇帝听到老爹给自己有遗言,有点迫不及待。

“陛下,这是先帝给你的亲笔信!你先看一下。”

说着便递出了一封封好的信件。从它氧化的程度,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小皇帝激动地打开信件,认真的读起来。

原来这是一封情况说明信。当年,立储之后,小皇帝的生母太妃,很是嚣张,因为她是一个胡人。

胡人的首领竟然和她联系上了,让她为自己的母族谋福利。当年的胡姬还是一个嫔,和嫔,她也确实这样做了。

利用储君生母的身份来帮助母族的行为,严重的伤害了周朝的利益。

这让皇帝很生气!本身对她没有多少感情的皇帝为了防止自己百年之后这个尊贵的皇帝生母出更多的幺蛾子。为了防止她在未来对冯皎和新帝出难题。

先帝做了一个冷血的决定:去母留子!

让这个孩子只做冯皎的儿子!

于是他密旨赐下了一碗高质量的鹤顶红,送走了和嫔。并且,送走了她身边伺候的,一切有可能参与间谍工作的人。

因此才有了太妃身边的人通通被灭口的现象。太妃也确实死于鹤顶红中毒。

只是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先帝因为担心的后世对他的评价是残忍的暴君。搞去母留子那一套。

因此便的隐瞒了和嫔的死因。

先帝为了防止胡人,将来走太妃这条线,和小皇帝有什么新的攀扯。对外只是以普通妃子的规模举办了葬礼。甚至都没有给任何的谥号。

而真正在举办葬礼的时候。为了给皇储足够的尊重。他以皇贵妃之礼下葬和嫔,还给了一个宸的封号。

完全就是看儿子的面子。

先帝这些事情冯皎都知道。因此出了事情,冯皎只能硬着头皮顶着。即便面冒着被灭族的风险。不过她也有后招。

当然老王爷这个德高望重的皇室内部人员,也是一个重要的知情者。先帝留下这封信,目的很简单。

一旦有一天这件事情暴露了,让老王爷帮自己把真相告诉自己的小儿子。要维护好皇室的颜面和利益,顺便也要保护好冯皎的安全。毕竟冯皎是他的心尖尖!

因为当年太妃去世的时候,京城的流言便已经指向了冯皎。认为她抢了人家的儿子还不放心,顺便要了人家的命。还来了一把杀人灭口。

信到了最后,先帝还嘱咐皇帝,好好的孝顺自己的母后。虽然这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但是他对你的心就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

她对自己这个丈夫也是忠诚无比的。他可以为了皇帝的名声忍受流言蜚语。

小皇帝把心看完了。内心就像海水般翻腾。搞了半天自己要为她翻案的亲妈竟然妨碍了国家安全。

而自己一直要揪出来的,真正凶手冯皎,竟然是一心一意为着天下,一心一意为着他周家,一心一意为着自己这个想要害她的儿子。

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小皇帝想到这里,内心愧疚无比。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英明神武。

但很快他就觉得自己的智慧并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梅老头。都是这个老头急功近利,撺掇的。拿到一点点表面的证据就开始乱发挥。为了干倒冯家,干倒太后,不择手段。

如果没有他,事情绝对不会搞成今天这副难以收拾的样子。现在来看现场的满朝文武就在边上。他都不知道怎么样结束这一场闹剧。

一旁的老王爷仿佛看出了小皇帝的心思。

“陛下,这是先帝留下的圣旨,您看一下老臣这就要宣读了!”

老王爷在一旁提醒。

对,老父亲还留了圣旨。肯定是为救自己,脱离今天这种尴尬的情况的。

他打开圣旨一目十行的看起来。先帝在圣旨当中称和嫔,阴差阳错误服了刺客给先帝所下的鹤顶红,不幸驾鹤西去。

因为幕后黑手没有抓到的原因,先帝只能对外宣称和嫔病逝,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恢复和嫔所有的荣誉。

册封为宸皇贵妃!

小皇帝简直要给他的老爹,点赞了。为了自己的颜面,硬是把一个破坏国家安全的人,说成了默默付出的英雄。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