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是一个资深的政治家。也是一个能力出众的政治家。面对瘟疫,其实她在皇宫当中控制的很好。
但再好的政策也必须要落实的好。在冯太后自己执政的时候,每一次都能够顺利战胜瘟疫,是因为上行下效。
但这一次在皇宫当中,冯太后却遇到了铁头。密接寿亲王和次密接宸贵妃,还有小皇帝。
这些人不认为自己有问题。皇帝自然觉得也不是那个应该被隔离的。
他们有着高于抗疫小组的权利。小组长冯贞兰不是他们的对手。
于是即便整个皇宫都遵守了规定,这些危险分子都没有遵守。他们也拒绝了由冯贞兰提供的防疫汤药。
几天之后,原本得到控制的疫情,便在皇宫当中彻底爆发。
可能真正是苍天有眼,阻碍抗疫的人都中招了!
免疫力最薄弱的三皇子是第一个爆发的。
原本就柔弱的孩子,突然就出现了高烧不退。恶心呕吐,还不停的拉肚子。整个太医院的儿科,都围着他转。
被冯贞兰拉到方舱医院支援的太医也被小皇帝叫了回来,治他最心爱的儿子。
但是,即便那么多人围着,这个孩子丝毫没有好转,高烧,持续高烧!喂不下任何东西,呕吐。还得伴随着拉稀。
即便是强壮的健康人也熬不下三天。很快这个儿子便命悬一线。
而宸贵妃和小皇帝在这之后,也彻彻底底的爆发了。
同样的症状相继在这两个人身上出现。
高烧让这两个人瑟瑟发抖。屋子里的地龙烧的跟春天一样。小皇帝还是觉得不够。
这个时候小皇帝还是不放心自己的母后,反而把大权落实到几位顾命大臣手中。
这几个人再一次沾染最高权力后,显然不是谨慎对待了,他们是得了权力的疾病了!
他们第一个念头是扫除障碍。
谁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呢?
当然他们的当务之急是抗疫。于是按照之前的科学方案,隔离,重点治疗!有条不紊!
太后殿中
“臣等请太后示下”几人齐刷刷来到冯太后处请求支援。
看得在一旁伺候冯太后的冯志兰一脸懵!献什么殷情?他们为何对太后如此听话?
“你们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大臣,非常时候,改朱批为蓝批。这是有先例的,怎么过来问哀家呢?”
冯太后客气的推辞起来。她是喜欢权力,但是推辞是需要的。
“太后,陛下本就是您一手带大,而且,这些年来您一直垂帘听政,整个大周在太后的治理下,海晏河清。”
“如今疫情爆发到了京城,前所未有的灾难,臣等遵陛下旨意处理各项事务。”
“但是,为了大周的国泰民安,臣等也要请太后示下。”
王太师说的很是真诚!
“说吧,具体有什么要哀家做的?”冯皎一针见血的问道。
果然是来求人的,自己的政治明感度太低了,冯志兰瞬间被冯皎一句话点醒。
还好没傻兮兮问出来,不然冯皎又要暴怒打人了,自己这个学生太不专业了。
“太后,臣等想请太后调动军队抗疫!”左相说出了真实想法。
“军队?冯家管理的军队?”
“你们可知道,冯家的军队守卫京畿要地,不能随便调动”冯太后的声音沉下来,不怒自威。
众人跪了下来。
“太后,息怒,疫情已经如此严重,官府有一半的人员都已经染病!”
“太医院的专家们又都回到了宫中”
“无论是大夫,还是维持秩序的人都不够啊”
“太后,长此以往,恐怕京城内部就要生乱啊!”
说完右相把头重重磕在地上。
“太后,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啊!”
左相在一方附和。然后三个老头都磕下头来,为民请命了。
冯皎也没觉得有啥问题,主要是自己养的儿子太渣了。
寿王一感染,整个专家团队都调回来了。
那么多的百姓他就不管人家死活了。
大家只能靠硬挺,民间组织的医生也自发在医治百姓,组成专家团队。但是毕竟比不了军队的医生。
这一次因为冯家的部队都根据冯太后的命令防疫,目前还没出现感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冯太后当然不会否决。
“成,准了!”
“但是这个军队你们决定怎么用?”
冯太后还是要看着这群人的。
“臣等认为,按照太后您之前的方法,需要一部分军医支持医生,医生实在不够。”
“还需要一部分士兵,维持秩序,帮助建立和维持隔离点和医疗点。”
“至于钱财,肯定是让户部拨款,太后您之前在位的几年国库丰盈,户部有钱。”
“军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