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网大鱼(1 / 2)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李彦尽心指导,刘仁的武艺刀法,飞速增长。一套吐纳之法,刘元也逐渐掌握了要领,每日坚持打坐两个时辰以上。

“差不多了,为师也该离开了。元儿,你们主仆有何打算?”

虽然早就知道李彦会离开,可真的到了这一天,刘元还是会有所感伤。但也知晓无法挽留。

“师父。不管如何,徒儿还是要去往雒阳一遭的,这也是先父之愿。”

“嗯,那便好。二年后,为师自会去雒阳寻你。这吐纳之法,即便为师不在身边,也不可懈怠,切记!”

“师父放心,徒儿定不会有丝毫松懈。师父在与不在,都会一如既往。”

“那为师就放心了。”说完转向刘仁。

“刘仁,没料到你悟性竟如此之高。总算没有埋没了这套天龙刀法。在你家公子艺成之前,你当时刻护卫、不可疏忽。”

“仙长请放心,有小人在,无人可伤公子。”

刘仁随即信誓旦旦的保证着,引得刘元一阵白眼。古人都这般豪气干云吗?刘元暗自腹诽。仁叔你这才学了几天,就天下无敌了?把你能的……

“哈哈,有你刘仁这番言语,老夫也就放心了。不过须要记得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切不可轻敌大意。”

“是。仙长。”

“好了,老夫就先行一步了。两年后的这个时候,咱们雒阳见。”

李彦没有矫情,说完便牵着毛驴,径自走了。惹得身后的刘元一阵眼眶发酸,却又强忍着眼泪,没有流下。

“公子,仙长已经走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动身了?”

看着李彦的背影越来越远,直到消失不见,刘仁才小心翼翼的征求刘元的意见。

“好吧,收拾一番,明日动身吧。”刘元有些意兴阑珊。

“那这茅屋?”

“此茅屋也不知何人所结,但能一直留存,当也是为山野路人行个方便。一应物品俱留原地吧。”

“好。”

翌日,天色朦朦泛亮。刘仁就已经熬好稠粥,主仆二人垫了肚子之后,便匆匆上路了。

一路餐风露宿,马不停蹄。十余日后,二人进入颍川郡。

“公子,眼看着就要到了雒阳了,为何要在此处停留?”

刘仁没别的想法,只是担心路途漫长、恐生事端。

“仁叔,你能受得了,我可受不了。这身子都快散架了。”

二人同乘一骑,老马倒也没太吃力,刘仁倒也没觉得辛苦。只是刘元的屁股,早就受不了了。

刘仁听罢,暗叫惭愧。公子终究不过是一幼童,能坚持到现在,已为不易。

随即,刘仁便在城内找了家客栈,开好房间,并让伙计将饭食送到房内。刘元随便吃了点东西,躺在床上倒头大睡,一直到第二日晌午,才满血复活。

“哎,这小小身躯,什么也做不了,哪怕现在美女当前,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刘元下楼用完饭食,又是一番自嘲。

“伙计。”刘元招了招手。

“哎,小公子您有何吩咐?”伙计闻言,连忙殷勤上前。

“跟你打听个事。这阳瞿城中,可有望族?”

“有,城东郭家、城西辛家,还有城北赵家,都是我们阳翟城大家族。”伙计说起这些来,如数家珍。

“好,有劳小哥了。”刘元说话间,掏出几文钱递与伙计。

几句话就得些小钱,伙计也是喜出望外,对待刘元更加殷勤、周到。

依着自己的情形,想去各家拜访,那是绝无可能。可刘元素知颍川多才子,白白放过,却也于心不甘。

“有了。”刘元灵光一闪,喊过刘仁,附耳叮咛一番。刘仁面带疑惑,不停的上下打量着自家公子。

“公子,真要这么做?”

“抓紧去吧。时间紧迫,早做完早赶路。”

听闻做完赶路,刘仁不再犹豫,迅速出门而去。

两日后,阳翟城传的沸沸扬扬。一名六岁过路神童,在城中徐记客栈摆下擂台。欲会一会颍川英才,不分老幼。

一时间,议论纷纷。年龄稍大一些的自然不会太过在意,而年纪尚小的那帮人,却是坐不住了。

“我等若不前去,岂不是让人以为我阳翟无人?”

十一岁的郭嘉,少年气盛。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据说此子仅仅六岁,我等即便胜了,也并无荣光。若不慎败北,那更是无地自容。”

稍大些的辛毗,略有担忧。

在场数人,皆是城内各家少年。大不过十五、六。小不过十岁。若真的要找寻六、七岁便有才名之人,绝无可能。

“郭嘉兄弟,此子既敢公然摆擂。并以诗赋、算学还有杂谈为题,当有些本事。且不可小觑。”

“明日若是无人前去,我阳翟、甚至是颍川所有少年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