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一批。”城墙上,闻风居高临下,看着城墙外的人,心有荣焉,这已经是第一百零三支来亢州支援她家主子的队伍了。
这些人全都是自发的,自愿的,自行组织,有商人、有农户、有匠人,有文人谋士,有贩夫走卒,囊括了底层、中层的百姓。
甚至,还有一些官员。
赵昭接到有官员来投奔她的消息时,不确定道,“对方派来的间谍?”
闻风劝道,“您这样可能会伤了他们的心。”
赵昭反思了一下,“他们背景调查清楚了?”说着,她顿了顿,“算了,一下子也调查不清楚,先安排住下,给他们派一些活。人既然送上门了,放着也是浪费。”
闻风深以为然,“您放心,我一定会让他们宾至如归,让他们感受到您对他们的重视,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我一定会给他们派很多活——”
赵昭嘴角一抽,所以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吧。
城内的空间有限,赵昭只能安排人住到城外。随着来支援的人越来越多,赵昭干脆安排这些人去烧砖烧瓦、去建工厂,去平整路面。用刚出炉的水泥、红砖来建房子,来铺路。
当水泥路和红房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
“这灰扑扑的东西,干了之后竟然像石头一样坚硬。”
“这样子的路,老子活了那么多年,简直闻所未闻。若是整个大盛都铺上这样的路,老子能坐着马车走遍大盛的每一个角落。”
“那你得有钱,车走在上面是要收费的。”
“咳,那几文钱算什么,老子不放在眼里。老子运一车货就赚回来了。”
“这灰扑扑的东西太好用了,你们看那红房子,一天就起来了,这速度,闻所未闻。不知道县主卖不卖,我想买一些回去,红砖红瓦也买一些。”
“县主说了,都卖。以后去每一个城池建厂,你们可以就近买。”
“县主想得可真周到。”
“希望县主早点把大盛打下来。”
“这需要大家出力,光靠县主一个人可不行。”
“为了子孙后代, 老子把命豁出去也要帮县主把大盛灭了!”
“没错,为了后代,大盛必须灭,世家必须死!”
“........”
不远处,听着这些百姓的话,立辰和立书对视一眼。
“总觉得主子每一步都有她的深意。”立书语气里充满了敬佩。
立辰摇头,“我更倾向这是巧合,主子应该是觉得放着他们不用,浪费了。毕竟,还要管他们一日三餐。”
立书额头挂满黑线,“主子的确很会合理利用资源。”
亢州一派和谐,欣欣向荣,团结一心。世家这边就没那么和谐了,大致分成了四派,一是世家的护卫和死士,一是大盛的士兵,一是各地的义军,以及四万刚征的士兵。
周谦和郑络煊两人皆出身世家,除了义军那边,剩下的人暂且由这两人统领。
义军来了三路,一共九万人。
世家的护卫和死士明面上加起来有六万,至于暗地里有多少,没有人知道。
朝廷的士兵有十五万。
加上新征的四万,总数达到了三十四万。
“明面上是这个数。”探子回报。
听到这个数,赵昭松了一口气,比预想中的少一些。
“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高常脸上带着不屑。
徐睿点头,认可他的话,“人数杂乱,战场上不好指挥,未必是好事。”
“我们的兵目前总数已有二十四万,比他们差不了多少。”立辰道。
“世家的护卫和死士,交给我。”一直沉默的赵毅突然开口。
赵昭偏头看向他,两人视线交汇,许久之后,她深深呼出一口气,“或许,我们需要从长计议。”
众人一愣,饶有兴味道,“主子想怎么做?”
“想一个能让世家断腕,又不伤及太多人性命的法子。”并非她妇人之仁,大盛常年战乱,成年男子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若是再不减少伤亡,导致比例失调严重,对今后发展不利。
众人一听,激动道,“主子有头绪了?”
赵昭狡黠一笑,“有了。”她转头去看赵毅,“到时还要靠你们。”
赵毅棺材脸没有变化,“一定不负主子所托。”
这次谈话之后,赵昭钻进她的小作坊,忙得昏天暗地。
杨熙带着八万人抵达亢州时,接待他的是闻风和赵毅。
再次见到赵毅,杨熙依旧印象深刻,这个可是差点和他们主子打成平手的男人。
像是知道杨熙想什么,闻风不甘道,“我功夫也不差。”
杨熙诧异,“我以为你们一文一武,各司其职。”
“没错。”闻风承认,“做的事是一回事,本身文武兼备又是另一回事。你若不信,我们去过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