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到达(1 / 2)

第二日,巳时(9点到11点)如期而至。

南山军营,辰榆和仇横,一身盔甲,站在练兵台上。

台下,一万士兵队列整齐,整装待发,只待台上之人一声令下。

仇横对着辰榆点头示意一下,上前几步,高声,"陛下有旨,命我等前去边关镇压游族!游族可恶!危害我边关百姓安宁!残杀我同袍将士!抢我国都土地财物!我等身为男儿,该行护百姓安宁之责!护国家太平之责!犯我国都者!必诛之!!今日,我等将身穿甲胄,手拿利刃,前往边关,击退游族!待大胜之日,便是我等立功受赏之时!诸位可愿与我同心协力,平定边关,做我永平国的英雄!"

底下士兵同声同气,

"犯我国都者,必诛之!"

"犯我国都者,必诛之!"

"犯我国都者,必诛之!"

声音嘹亮,气势恢宏。

"边关事态紧急,我等需极速前往,行军不可饮酒,待大胜之日,我再与诸位痛饮!巳时(9点到11点)已到,出发!"

"是!"

探路骑兵早已离此处数十里之远,前方带路,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辰榆、仇横等人一马当先。士兵们队列整齐的跟在身后行走。

……

朝天殿上,文武百官分阶而立,坐在龙椅上的帝王看着殿外。殿内无声。

一名禁军自殿外进来,对着帝王单膝跪地,"陛下,周将军所领大军,已经出发边关。"

帝王的脸上染了笑意,"今日早朝便到这里吧。"

"臣等恭送陛下。"

安博衍看了一眼人群中的陆曦,起身离去。

此时重回朝堂的陆曦,向位高权重的几位大人一一拜见过后,再与同僚手下略微寒暄几句,出了大殿。往乾安殿而去。

站在殿外,等清禾公公来告知帝王召见之后,这才跨步进了殿内,拱手,跪地,"臣陆曦,拜见陛下。"

这是安博衍继位之后,君臣二人的第一次单独见面,陆曦全了跪拜大礼。

"陆侯快免礼吧。安然可是无碍了?"

"昨日太医过去请了脉,说公主的胎像已稳,所以臣今日便回朝任职了。"

"嗯!如此甚好,孤登基不久,事务繁多,你我关系比起旁人,更近几分。很多事还得交给你去办,孤才能放心。"

"陛下但有指派,臣必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安博衍点头,"你的能力孤自然是知道的。你今日刚回来,先去官衙整理一番吧。近日朝中之事,先了解了解。"

陆曦拱手,"陛下,臣与皇后娘娘旧日相识,皇后娘娘受封之时臣遗憾未能到场祝贺,今日便想去给皇后娘娘请个安,请陛下准许。"

"不必了,皇后近日身体抱恙,见不得风,往后再说吧。"

没想到会被拒绝,陆曦心中一惊,抬眼看了一眼帝王,而后低头行礼,"是,臣告退。"

……

先帝去时留下遗旨,民间带孝三月,新帝一月。宫中早已经摘去白色,挂上红灯,而民间再过几日,也满三月。

后宫中的太妃们都照例搬去了寿春宫。太后也主动从敏毓宫搬出,去了静安宫居住。安博衍挽留过,可太后执意如此,说是年纪大了,喜欢静安宫的清净。

此时,大人们都在等着皇后娘娘入住敏毓宫的消息,毕竟敏毓宫是后宫正宫,不论是位置,还是占地,布局,都是最好的。代表着皇后娘娘正室的身份。可等来等去,只等到了皇后感染风寒,于宁乐宫闭门静养,不得打扰的旨意。

这!

这真是极好的消息!!

大人们只觉身心都舒畅了,想着那位自尽而亡的国夫人,又想着已经闭宫的皇后娘娘,大人们不禁感慨。

到底是平民出身,哪怕飞上了枝头,也压不住这泼天的富贵。

先皇去世太快,大人们还没反应过来,新帝便登了基。也让那位平民太子妃轻易的上了位。本以为是个麻烦,没想到她竟如此福薄。想着新帝如今空置的后宫,大人们的心都热络了起来。

近日后宫尤其热闹,去静安宫给太后娘娘请安的夫人贵女们络绎不绝。

众人的心思太后自然是懂的。安博衍也懂。只不过他实在无暇理会。

辰榆所带的军队还在路上。上次战败,主帅郑何伟身亡,他所带的十万大军死三万六十七人,伤二万四十八人,现在边关加上原本的五万守境大军,共有十一万余人。

如今军中群龙无首,皆由原本镇守在边关的定安将军段从龙暂领。段从龙现下已五十有一,虽老当益壮,可除了他自己的五万士兵是对他死忠,郑何伟带来的六万余士兵明显是对他不服。不太听管教。两方士兵时常发生冲突,人心不合,导致段老将军安排起作战来也是武力值大减。

段从龙镇守边关二十多载,与游族大大小小的战事不断,以至于游族对他的秉性一清二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