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修儿的事臣妇谢谢您了。”
惠国公夫人给宁宜臻行了大礼。
宁宜臻上前扶起她:“二娘不必如此客气,修弟是我唯一的弟弟、是我娘家的靠山。”
“我帮他,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而是我们是姐弟。”
“如今他在国子监很好,你也不用担心了。”
惠国公夫人眼眶红了,自己对皇后娘娘可没有抚养之恩啊。
可她,却把她的儿子当亲弟弟了。
此一生,她一定教导好孩子,绝不给皇后娘娘丢脸、更不给她找麻烦。
孙家的孩子都还小,最大的是孙家大表哥女儿,今年才十岁。
姑娘家自是不必去四大书院,等十二岁时可以去城中玉兰女子学堂。
表哥的儿子也还小,现在还在私塾启蒙。
听闻了宁敏修上学之事,一个个感叹世人太势利,狗眼看人低。
两家的礼都很好,虽然没有多名贵,但都很贴心。
有的是衣物、有的是鞋子、有的是金器,那都是用了心做的,宁宜臻非常喜欢。
宁家人到了、孙家人到了,客人就基本到齐了。
可没想到的是,张贵妃、刘贵嫔、高嫔以及平常很少出来晃动的郑宝林、李照训也送来了礼物。
郑宝林与李照训是曾是谢太后还在燕凤炀是太子之时,给的两个大宫女。
虽然这两个燕凤炀并没有宠幸过,可谢太后在他登基时,把这两人提了份位。
好在这两人深知自己地位低、无助力,当时谢珠儿不喜欢她们,于是俩人就闭门不出。
不到大事,她们俩根本不出来。
在宫中,这两个就是两个纸片人,与柳采女一样,可以忽略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