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最好强的是她(2 / 2)

卷子呢?拿来我看看。”庆连山喊道。

“不给看——”庆文林的声音在小屋里传出来,“咔哒”还把门插上了。

“嘿嘿,准是她的分又是最低的,没脸拿出来。”大哥庆文吉幸灾乐祸地说。

他和大姐庆文革现在都已经上了初一了,算术课已经变成了代数课,大哥庆文吉依然考了一百分回来。

所以,他很是得意。

大姐庆文革在一边没有吭声,她的代数考得不好,只有七十分,一直引以为傲的语文也没有考好,只有八十分。

不知道为什么,从升了初一开始,她觉得学习开始吃力了,不像小学时毫不费力地就能拿着满分回来。

“我只有数学打了一百分,都没有考过小妹儿。”三姐庆文真依然很沮丧。

“你那是马虎了,没事儿,下次考试时认真检查一下就好了。”老爸庆连山摸着她的小脑袋安慰她。

“三妹我跟你说,我跟大姐在一二年级是回回考试都一百分的。”大哥庆文吉在一旁显摆道。

“呜呜······”三姐庆文真终于忍不住了,埋头哭了起来。

八一傻傻地看着三姐庆文真,这性子还是没有改呀。

上辈子,八一没有和三姐庆文真一起上一年级,三姐也没有去镇子上上学。每回期末考试考不上一百分,她也都是要哭上一场。

尤其是在八一上学之后,一二年级都考双百回家,三姐庆文真总是眼泪汪汪地说:“我都没有考过双百分。”

但是,家里五个孩子,最后属三姐考大学时成绩最好,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

而大哥呢半途而废,大姐更是初中还差半年就要毕业了,说什么都不肯再去学校念书了。

一直读书成绩在家里算是不怎么样的二姐庆文林,在初三的时候报考了吉市师范学校,毕业做了一名人民教师。

当初她之所以报考师范学校,就是为了能够省一些学费,因为师范院校是带着工资和干部编制入学的,不用家里花钱了。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是没有资格报考中师的。

后来,没有上大学的二姐庆文林很不甘心,在师范院校上学时,同时进修了函授大专班,毕业时拿到了吉市大学中文系的大专文凭。

此时,八一看着哭哭啼啼的三姐庆文真,没想到家里最好强的不是二姐庆文林,而是从不显山露水的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