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全卖光了(1 / 2)

中午,二舅奶用地瓜粉做了一锅片儿汤,加上了一点儿肉滋拉和油菜叶,二姐庆文林吃的抬不起来头,八一也非常喜欢。

二舅奶做片儿汤的方法非常特别。她先用葱花爆锅,添上一点汤烧开,然后把和好的地瓜粉水用饭勺子沿着锅圈淋到锅帮上,接着舀起锅里的汤浇上去,差不多了再用抢刀铲到锅里,不时地用饭勺子搅拌一下,再接着往锅里淋,没多一会儿撒上点儿绿油油的小葱花,淋上香油出锅。

一碗片儿汤就这酱缸里腌出来的撇拉嘎大丝,还有虾酱,那晶莹剔透的粉片儿咬一口艮啾啾,片儿汤很粘稠,喝一口顿时暖洋洋的。

“妈妈,你会这样做吗?”八一吃完片儿汤问老妈兰花。

老妈兰花笑着说:“怎么就不会做呢,我老家离这里也不远的,那里也产地瓜的,我们小时候经常吃的,到了东北吃的就少了。”

八一:“这里不也是东北吗?”

兰花:“咱们这里是胶东半岛,哪里是什么东北,东北多冷啊,咱们这里还没上冻呢。”

二舅奶也在那里点头认同:“就是,咱这里可不是东北。”

八一:呵呵哒,老妈啊,舅奶呀,东北三省其中之一就是辽省。

当然这是她心里话,要是现在说出来大家都会奇怪的。

二舅爷坐在炕头慢悠悠地说:“咱们这里也冷,要是再往关里走更暖和。我从前去山东、河南,那里冬天小麦绿油油的,长得可好了。”

“山东人可多了是吧?”八一问。

“是啊,山东人太多了,经常闹饥荒,所以才闯关东的。”二舅爷说,“咱们家也是从山东过来的。”

老妈兰花说道:“我听阿玛说,我们家的老祖宗是从长白山下来的,本来是要进关的,后来走到歇马山歇息的时候,喝了那里的山泉水发现泉水非常甘甜,漫山都是杏树,便说什么都要留下不走了。”

二舅爷看着老妈兰花说:“歇马山可是个好地方,你们满人老祖宗挺会挑地方。那是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时驻马歇脚的地方,很有名的。”

老妈兰花:“薛仁贵的拴马桩还在,山上的石头上还有马蹄印呢,那个马蹄印可大了,人可以坐在里面。”

二姐庆文林来了兴致:“妈,那有机会你带我去呗。”

老妈兰花瞪了她一眼:“你哪都想去。”

“哼,你不带我去,等我长大了自己去。”二姐庆文林扭着脖子轻哼。

······

老妈兰花只带着八一姐俩在交流岛待了三天,第四天就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从大连走时和大娘张菊花约好的,一起回家,他们在大连坐火车,八一她们从复县上车。

老妈兰花带了许多东西,娘三个好不容易才上了火车,这一回没有碰到“雷锋叔叔”,北归的人都没少拿东西。

所幸此时出门的人并不多,即使在半路上上车还是有座位。

老妈兰花安置好八一姐俩,找了好几个车厢才找到大娘张菊花,可惜人家不愿意过来,老妈兰花只好回来大包小裹地扛着过去了,气得二姐庆文林直嘟囔。

“干嘛非得要在一起坐,我就烦我大娘。”二姐庆文林一边拉着八一走一边说。

“小孩子家家的你还会烦个人了,人家不烦你就不错了。”老妈兰花说。

“她凭什么烦我,我又不吃他家的饭,倒是他们隔三差五地老有事,老找我爸去帮忙,你也老是往她家送东西。”二姐庆文林气呼呼地反驳。

“小孩牙子管事儿不少,闭嘴吧。”老妈兰花喝道。

二姐庆文林撅的撅的扯着八一往前走,看到了大娘张菊花招呼也不过去,带着八一一屁股坐在了门口乘务员的旁边空位上。

“小妹妹,就你们俩吗?你家大人呢?”女乘务员问道。

“我妈在后面了,马上就过来。”二姐庆文林回答,随机又问道,“阿姨,我们在另外一节车厢,坐在这里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但是如果有人买了座位票找来的时候,你们要让给人家的。”乘务员耐心地回答。

“看看,我就说不过来,咱妈非要过来。怎么样,就知道大娘心眼多。”二姐庆文林低头对八一嘀咕着。

八一深以为然,大娘肯定是想到了这个原因才不愿意过去的,老妈兰花就是不嫌弃麻烦。

小堂哥跑过来找庆文林玩儿,结果他被迁怒了,二姐大喝一声:“滚!离我远点,小心我揍你!”

小堂哥吓得立马跑回去了,再也不敢过来。

乘务员是个热情的,看到老妈兰花大包小裹地艰难走过来,立刻上前帮着把东西都放在了上面的行李架上。

“你俩咋坐这里了,怎么不去大娘那里坐着,她占了座位的。”兰花问。

“要去你去,我不去。放心吧,我在乘务员阿姨这里坐着,没人敢把我俩拐走的。”二姐庆文林哗啦哗啦翻着书说,也不抬头看她。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