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香蕉了,一问她想吃什么水果就说要香蕉。大概是这一次在大连只吃了一口香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估计那时候自己小也不懂事,和二姐庆文林现在一样以为老妈真的不爱吃,高高兴兴地把这半个吃掉了。
······
中午的阳光很是炽热,即使有着微风,戴着棉帽子、穿着棉袄和大衣的八一也热的满头大汗。
她摘下帽子拎在手里:“可真热啊!”
“就是的,我一身的汗。”二姐庆文林扯着棉袄领子,想要把上面的扣解开。
“别解开,你那是刚才跑的,一会吹了风再得风寒怎么办?”老妈兰花赶紧拦住了,“把帽子摘下来就行了。”
庆文林早就摘下了她那顶绿帽子,系在脖子上。现在一听兰花的话,立刻解下来扔给了老妈。
迎面走来了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女,他们举着相机不停地拍着周围的街景。
庆文林的眼珠都不会转了,一直盯着人家看,嘴里发出惊呼:“天啊,那就是外国人?长得也太高了。”
虽然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在国内外国人还是很少见的,即使是在海滨城市大连。
两个老外行走过的地方,大街上行走的人都在行注目礼,走出去了老远还在频频回头看着。
“我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外国人,尤其是苏联大鼻子多,后来就很少见了。自从西哈努克亲王来访之后,咱们旅大偶尔又能看到外国人的面孔了。”三舅爷背着手说道。
八一看着街道周围明显的欧式建筑,想起了上辈子曾经看到过的报道,曾经这里只是一个叫做青泥洼的小渔村,沙皇俄国以保护中国免遭侵略的名义,把军舰开进了大连湾和旅顺口,强行与清政府签订租借辽东半岛的协约,并且给这里起了个“达里尼”的名字,意为远方的城市。然后开始大规模扩建,从而有了这座城市。而小鬼子侵占了东北三省,改“达里尼”为“大连”。
解放之后,大连和旅顺合称为旅大市,八十年代之后又改为大连市。
其实呢,大连名称,源于大连湾,并不是“达里尼”的音译,也不是有人说的闯关东时山东人肩上背着的“褡裢”而来。
“舅爷,他们就是苏联老毛子吗?”二姐庆文林问。
在吉市,大家都跟苏联人叫做老毛子。
三舅爷摇头:“不是,应该是瑞典人,去年咱们机床厂曾经和瑞典来的朋友打过友谊赛,那些人就长成这个样子。”
八一甩着手里的帽子,心说,那可不一定,也许是漂亮国来的呢,他们最爱刺探我国国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