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道,一少年,一青牛。
青山伴绿水,绿水依青山。
一老一少一牛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老道笑呵呵的和苏长安还有青牛唠叨。
没说多久,远处有宦官颠颠跑来。
眉清目秀的小宦官在二人身前站定,微微行了一礼。
“长安殿下,李观主。”
“殿下,太后在道观唤您过去。”
苏长安轻轻颔首,与老道行礼后随宦官而去。
身后老道笑容依旧,慈祥和蔼,须发皆白。
他一手轻抚着青牛背脊,另一手抚着长须。
“憨货,这以后可就有意思了。”
青牛打了个喷嚏,甩着尾巴摇头晃脑。
“积运成道,真龙生焉。”
李自然眼眸深邃,凝望天宇,白云苍狗,皆随风逝。
……
道观内,别院中。
小院幽静,某些程度上竟然与安宁宫的布局有几分相似。
随宦官入了别院,宦官便恭敬的站在了门口,目送苏长安入院。
院内,有花盛开。
静妃和女帝坐在树下,一人捧着一本道书观阅轻读。
这几日,女帝一直跟随在静妃身边做着静妃日常的一切。
两个相似的身影,一者穿素雅清淡的道袍,一者穿一身红艳雍容的宫裙。
小院清幽,人更清寂。
“长安,过来坐。”
见苏长安入院,静妃放下手中道书,招手唤苏长安过来。
有身着道袍的宫女从一侧端着茶水放到桌上。
悄然的来,又悄然的走。
苏长安坐定,静妃端着茶壶为其倒了一杯清茶。
茶汤清冽,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
苏长安看着静妃为其倒茶,却也并不在意。
他性子本就随性闲逸,对世俗条约凡俗礼节不甚重视。
倒了茶,静妃悠然坐下,她一手放下茶壶,一手拿起来道书。
道书半遮面,双瞳蕴静思。
“长安,你苏家真是英才辈出啊,苏哲言在朝中蒸蒸日上,苏京兆苏奉元一个文探花,一个武状元,二人在边界更是履立奇功,如今在加上你,一个如此年少的陆地神仙……真不知道你苏家是吃什么长大的。”
静妃言语中带着笑意。
女帝却是眉头微微皱起,她先是看了眼静妃,随后余光微动,小心翼翼的看向了苏长安。
只见苏长安面带淡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好茶。”
在一声赞叹后,苏长安才悠哉的看向静妃,脸上的笑容更甚。
“娘娘的夸赞长安就替苏家接下来,苏家从上到下,不都是在为武周抛头颅洒热血嘛,边界战事严峻,我大哥二哥至今都未归家看看,我父亲更是在朝中为了陛下与群臣为敌……”
苏长安看了眼女帝,女帝微微侧目,竟是不敢与之对视。
“至于我,不也是苏家质子嘛,娘娘放心,我说了,我对武周不感兴趣,对君临天下也不感兴趣,陛下想要的是武周天下,是元界天下,我想要的是仙道求索,飞升证道,我与她之间……并不会产生矛盾。”
此间,静妃好似终于放下心来,她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道书,半遮面的脸露出,脸上带着笑意。
“苏长安,我真是越来越欣赏你了,我儿眼光不错,你配得上武周女帝,配得上武家明珠!”
静妃端起清茶,氤氲的雾气中,她看了眼女帝,又看了眼苏长安。
“空儿是一国之君,但你也是少年陆地神仙,长安,若你愿意……我希望你能在某些时候,出手帮空儿一把,就算不为武周,也为了她!”
女帝的沉默着,神色黯淡了些许。
苏长安放下茶杯,目光移动到了女帝面上。
他能看出女帝的黯淡与悲伤。
许久,苏长安颔首。
“若是陛下需要的话,长安自会出手。”
“好,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静妃满意而欣慰。
她清楚今次这番问话会让女帝伤心,但为了女帝,为了武周她必须这样。
武周倾覆或许难以挽回,那么她必须要让武明空活下来!
说完,静妃突然起身,向着屋内走去。
“稍等。”
撂下一句后,她已然进到了屋中。
沉默片刻,女帝抬眼看向苏长安,清冷明艳的双目此刻满是黯淡和忧伤。
“苏长安,朕若是说母后这番话,朕根本不清楚……你信吗?”
她轻咬红唇,面颊都涌上血气。
苏长安与之对视,双瞳映照彼此的容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白衣微动,黑发轻飘。
苏长安点点头,柔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