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4章 以为遇上仙人(1 / 2)

可见聪明才智有多么重要,连朝廷都收服不了的三丁兄弟就这样让鲁三元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入麾下。

很快,鲁三元就把三丁兄弟领到了云峰铁矿,当云峰月看到三丁兄弟真的出山了,而且对鲁三元毕恭毕敬的模样,云峰月简直就惊掉了下巴。

但是,鲁三元说收下了三丁兄弟,也不是全靠无中生有的骗,凡人修仙,他原先读过的小说绝对超过念书的时候文化课书籍。

什么练气,筑基,金丹,元婴,九雷渡劫,鲁三元凭着大量阅读所记忆下来的方法步骤向三丁兄弟一一作了介绍。

比如如何吸纳天地日月之灵气,如何聚拢天地日月之灵气于丹田,如何结丹,何时转化元婴,又如何经历九雷渡劫。

首先这些说法都是三丁兄弟闻所未闻,这些说法可比他们修炼的混元功和圣手令复杂多了,说得三丁兄弟无不顶礼膜拜,都以为遇上仙人了。

鲁三元一方面在修仙的修炼上加以指导,一方面在生活上给予极好的享受。

自然,鲁三元是有一个小小的阴谋,别看三兄弟口口声声要修仙,富贵生活让他们一过,他们怕是只贪图享乐,很快,就会把虚无缥缈的修仙忘到脑袋后面去了。

一开始,鲁三元不让云峰月透露他是太子,只让云峰月每天每顿好酒好菜款待着,也不需要他们干活,三丁兄弟仍然象在山洞里修炼一样。

可是,三兄弟见每天都好吃好睡的,自己觉得过意不去,央求着云峰月派给他们一些活干。

鲁三元知道后,并答应了三丁兄弟,从此,三兄弟除了修炼就是在云峰铁矿教新招来的青年习武。

鲁三元隔三差五地也来和三丁兄弟相聚,每次来都不空手,带来的有烧鸡,烤鸭,杜桑酒。

除了带来这些美味佳肴外,就是和他们谈国家大事。今天说官府贪官污吏盘剥老百姓,明天说说北方蛮夷侵扰大鲁国,鲁三元说这些都是为了激发三丁兄弟的血性,让他们渐渐地懂得习武之人还有比习武更为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保家卫国,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

与此同时,鲁三元招来一批爱好矿业的青年,让他们熟悉玻璃的烧制,除配方不外传,其余炼制玻璃过程,鲁三元都手把手地教练这些青年人。

很快,云峰玻璃厂又诞生了。

让大鲁国人接受玻璃这种新鲜玩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大鲁国处的这个时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这样先进的传播形式,一种新产品要想在这个时期推广出去,就只能是口口相传,亲眼所见。

那么推广玻璃的任务交给谁去做成了鲁三元心头一件大事。

在太子府里,梨舒心和王如娥很少见到太子本人,就是见着了,太子不是在看书,就是在鼓捣一些小物件,似乎太子永远有做不完的事。

梨舒心和王如娥两个本来可都是大家闺秀,原先家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们可以走出家门,尤其是王如娥,一个月不出去个十次八次的,她能上房揭瓦。

但是,嫁来了太子府,她们可都是太子妃,是有身份地位的女人,国王自温霞王妃去世后,没有立王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太子妃倒具有国母的表率作用了,所以她们哪里敢随便离开太子府。

两个女人只能互相吐槽,互相抱怨,互相唉声叹气。

但是,鲁三元是一个很文明很发达的社会来的人,他的思想境界是这个时期的人所难以达到的高度。

“你们两个既然在府中无聊,我派个活给你们出去干,你们愿意干活吗?”鲁三元实在想不出来派谁去推广玻璃了,就想到自己的两个妃子。

“好啊,你敢说出来,我们就敢干,我们怕什么,自己男人容许的事就妥了。”王如娥听风就是雨,立即就答应要出去干活。

目前,鲁三元玻璃厂生产的都是薄片玻璃,适应窗户板或者门板的替换,一旦窗户和门用上了玻璃,其美化和透光程度要带来一次革命化的改变。

在鲁三元的鼓动和演练下,王如娥和梨舒心很快就知道了玻璃的用途和好处。

就这样,梨舒心和王如娥各带三个丫头和两个太监走出太子府去推广玻璃去了。

鲁三元在到达大鲁国一年多的时间里,拥有了两家铁矿厂,一家螺钉厂,一家赌场和一家玻璃厂,另外他还在囤积名酒。

大鲁国的运输主要靠的是牛马车,人力车,这些运输力量很小,而且很慢,货物流通受到很大的影响。

大鲁国的水路运输倒是比较发达,相对来说,水路运输,单次运送能力很大,尽管运送速度仍然不够理想,但是,这已经是大鲁国最先进的运输手段了。

水路运输又出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运输码头过关费用特别大,尤其是象鲁三元这些工厂大批量的货物更是眼睁睁地看着被收取几成利润。

鲁三元决定要对水路码头动手,如果他自己拥有了一个码头,除了自己运输货物不用交过关费用,而且还能赚取过关费,这又是一大笔收入。

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