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也都是他们问什么他就说什么,他们想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此时突然面对陈母这热情的态度,一时不免有些不适应,连脸都僵硬了些许。
而在旁观者看来,就算玄晨看到陈母后,脸色就变差了。
陈礼本来是不情愿留下来的,但是看到这一幕后,他心里顿觉不爽,陈祎一来阿娘就忽略了他,这也罢了,但是你陈祎面对着阿娘还摆脸色,是想摆给谁看?!
这么想着,陈礼不由气呼呼的哼了一声,声音大得连一心看着大儿子的陈母都不由侧目。
但还没等陈礼说啥,陈母就道,“你不是说要回房间,这么还站在这?”
听到陈母这赶人的话,陈礼顿时更气了,凭什么陈祎一来他就要走?他就不走!
哼!陈礼又哼了一声。
“哼什么哼,你是猪精转世啊?”陈母白了陈礼一眼,“你不是想看佛经,今天准许你多看半个时辰,还不快去书房。”祎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可不能让那缺心眼的坏了心情。
他们兄弟两本就不亲近,要是礼儿再这般态度,日后待她与夫君走了,他们兄弟二人岂不是要形同陌路?陈母看着如今情绪越来越淡的陈祎,不免忧心忡忡,她是祎儿的母亲,也看得懂祎儿方才是因为不自在,但是外人呢?刚刚不也连他的兄弟也误会了,想到这,陈母内心的愁绪更重。
听到陈母的话后,陈礼是又高兴又别扭,高兴自然是因为能看佛经,别扭则是因为这是陈母为了赶他离开才许的好处。
不过,最后敌不过对于佛经的喜爱,陈礼还是离开了。
玄晨抬眼看着陈礼离开背影的一幕正巧被陈母看见,陈母知道玄晨内心肯定有疑惑,叹了口气后开始解释。
因为家中有个被佛教大士称为‘金蝉子转世’的长子,后来为了避难又将长子送去道教,常年也不见得回家一次,因此陈家人对于佛教的态度也渐渐转变,从最开始的友好尊敬到现在的厌恶。
而因为长子成为了方外之人,因此生下幼子后,陈光蕊虽然不强求幼子日后高中进士、榜上有名,但是最起码也不能五律不分不是,尤其在幼子抓周抓了本佛经,又从小就极其喜爱甚至痴迷的情况下,陈光蕊更是将原本的目标改了,做什么都行,最起码不能三岁就喊着要出家当和尚!没错,小陈礼三岁就喊着要出家要去当和尚。
而之后陈家就将所有经书锁了起来,每天更是最多只能看一个时辰,最开始陈礼并不能抑制住自己的喜爱之情,老是看超时,第一次第二次陈光蕊都没有说什么,至是将超出的时间在下一次里扣,直到有一次陈母回了娘家,而陈光蕊又正巧官府有事没有回来,只留陈礼一个人在家,然后他就不管不顾的看佛经,甚至痴迷得连饭也忘记了吃,仆人劝不动他,递消息给陈光蕊的府衙又没有回信,最后陈光蕊回来知道这一情况后,看到废寝忘食的看经书差点饿到昏厥的幼子,他沉着脸让人在陈礼面前将所有经书都烧了。
而那一次之后,陈光蕊便不准任何人给陈礼买佛经,哪怕陈礼找人悄悄带了进来,最后还没看就被烧了,父子二人僵持了大半年,最后还是陈光蕊棋高一招,他与陈礼约定,如果陈礼能在他当初那般年纪也高中状元,那到时候,不管他是想看经书、想出家还是想干别的他都绝不会阻拦。
也是因为这个约定,从此之后,陈礼便开始用功读书,他本就聪慧,如今将目光移向诗书,更是成绩斐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少年英才,甚至不少人皆道,陈礼恐怕就是下一个陈光蕊,也因为这,不少家中有女儿的更是期望能与陈家联姻。
不过陈父陈母深知陈礼本性,更知道他这一切就是为了日后好出家,自然不会同意与其他人联姻,到时不免耽误人家姑娘,当然,话不能这么说,因此他们对外放出的风声是长子从小在外求仙,现在还未婚,只有等长子成婚了之后才会来考虑幼子的婚事。
对于这个理由众人自然是不信的,但大家也只以为陈家是想等陈礼高中后再挑选亲事,因此只能遗憾的看着金龟婿从自己眼前溜走,而又因为本朝并没有那么注重男女大防,至少不少节日的时候许多小姐都是见过陈礼那俊俏的模样的,这些困于闺阁的女子们见到这么一个模样俊美又是真有才华的少年郎又怎不会少女怀春、芳心暗许呢?可惜一切皆是惘然。
……
玄晨回到陈家没几日,正举办那盛大的水陆法会的唐王突然又下了一道圣旨,寻天下得道高僧去西方取经,取得真经普度众生,有识之士皆可来水陆法会。
原来那唐王举办水陆法会最初是因为手下魏征斩了一条龙。
那龙是泾河龙王,为了跟一个摆摊算卦的斗气,私自搞了下雨的时辰点数,犯了天条,偏偏那龙王来寻他帮忙时他顺口答应了,可最后唐王却没有拖住魏征,魏征于梦中将那龙斩首了,之后侍卫来报,大殿内从天上掉下来一颗血淋淋的龙头,唐王去瞧时,那龙头因怀怨恨猛睁怒目,而唐王毕竟是一个凡人,因此最后被生生吓昏了过去,而那被砍了头的龙王还夜夜来找他寻仇,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