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们接回家中。晚上加多几个菜。
黄东公寓相隔2百多米,有个菜市场。
菜市场有个老乡兴宁的。卖小菜。
在市场里面菜摊号09号,摊位不是很大,都一个连一个,肉档也是。
卖的时令蔬菜,青菜,白菜,菠菜等,瓜类有青瓜,苦瓜,红萝卜等。能叫上的基本有。
黄东跟黄母去买菜,问老板这青菜怎么卖。
那老板说2块钱一把,讲的普通话不标准,用的兴宁话说出来。
黄东一听问道,老板是兴宁的吗?
是啊,你们也是?
是老家坭陂的,我一听你说话就知道。
乡音难改。兴宁的,五华的,梅州的。说话总会带有乡音,一听就能听出来。
从小在外面长大的不算,他们的普通很标准的,很多客家话也不说了。
老乡老板叫李大林,宁新人38岁,刚岀半年,在新屯市场租个摊位。
2夫妻跟小姨子3人在做。李大林不好意思抓了抓头说,刚出來不久,普通话还讲不好。
没事不是能认识更多老乡了吗。黄东说完哈哈笑。
李大林很会来事,每次买都会多给,称过以后会再拿一把给你。
黄东苦笑着摇头,此人性格直爽,忠厚老实。
黄东买蔬菜就去李大林那买。黄东家人是越来越多,菜也是越买越多。
就是晚上那餐,中午托马斯他们点外卖,有时大家还会接得到单。见到会说喝茶,不了不了,晚上见晚上聚。
乐跑不能拒单,一天只有3个转单机会。
送外卖一个特点,就是赶时间。只要接了单,就是倒计时。
如30分钟的单,就要30分钟内送达,否则超1秒也是超时,也得扣款。一天超4单也得培训。
有时遇到不理解的顾客,会催单,会谩骂,甚至动手。也是心酸,黄东做了几个月体会到。
但很无奈,股市个人资金才一万多。
菜越买越多,后面李大林用三轮车拉回来。
蔬菜十多斤,买猪肉,牛肉,买骨头煲汤,还要买米,粉,面,油盐酱醋。能装一车。
李大林老婆叫刁依云,小姨刁依英,老家刁坊。他们轮流送。后面买肉买米都叫李大林买。后面打电话购买就可以,送到马上微信转账。
吃饭时黄东给大家介绍了-下。6女与小孩觉得奇怪,怎么有外国人。
黄东也是一一解释,说是祖先救了他们祖先。他们来报答感恩。并且现在是我徒弟。
饭后喝茶聊天,问蒋雯。
嫂子你们下来旅游吗?
别叫我们嫂子,我们比你大不几岁,肖梅她们比你还小。
再说我们与你哥,没结婚,没打结婚证。
叫我们姐或妹吧。黄东看看黄母,黄母点点头。其它人也不好插嘴,毕竟是人家家事。
我们是来散散心。蒋雯说,你哥走了后,那不是岀了事吗,我们把工厂诊所处理了,没剩下什么钱,只留下一个房子。
说完6女神情悲伤,蒋雯接着说,我跟江英还好点,在电信上班还有一份收入。她们就惨了,带着小孩打零工。
说着说着众女又泣不成声。黄东对以前的事有点了解,但不甚清楚。她们的事情也不好说什么。
堂哥人都走了,自己也无可奈何。再说自己能力有限,都还在跑单呢。
自己也知道,也理解。没钱穷的辛苦,生活的艰辛,妻子的背叛离去。
空有一身武力值,无人欣赏。16元也没人看,想起在兴宁看相。一脸苦笑。
黄母听着也流泪。肖梅问小东有什么事可做。
了解黄东在送外卖,众人感觉失望。
李太兰说师父别去送外卖了。我们韩国很兴整容,我们不如再开一个美容院。
谢红接着说,是啊师父。我们开美容院,肯定有市场,到时你就有得忙。
郑丽彤说是啊,给别人打工终不是办法,还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好。
6女愕然不是送外卖吗?黄母看着黄东点点头,说三儿我这还有3万,你拿去炒股吧。
不行啊,这是老妈的养老钱,是一分一分攒起来的。
在农村田地多,一人6分地,一年2收,自己吃剩的粮食拿来卖。
加上一年2次卖猪钱,一头猪2百多斤,3百多斤,自家留30斤自己吃还有送亲戚。
爸妈有时打零工,加上兄弟上交的钱。
黄东摇头说,妈这是你的养老金。我不能用。
没事我相信你三儿,黄母说。
没有本钱成不了事,你赚了钱先还我5万本金不就成了。
大家看着母子,黄东喝着茶思考。
在想2件事,一是还跑吗?转全职。跑单一月5千,但占用大量时间,还要靠精力体力。
如果股市能赚钱,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