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北川已经离开有两个多月,钟绣然等人盘算着现在应该是已经到了边疆,看着钟绣然担心的样子,簪星劝解道:“夫人不必太过忧心,国公爷一路上有四皇子等人相伴,四皇子身边高手云集,国公爷定然顺利到达边疆,等到了边疆有舅老爷一家在,您还担心什么。”
钟绣然叹了一口气,她是有些担心沉北川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不知一切可好?再加上她记得原书中沉北川确实是站在了四皇子这边,听说也是皇上的授意,但是却没有得到重用,沉北川最后被迫娶了永王妃的外甥女杜芫郡主,婚后诸事不顺,最后杜芫向皇上告发国公府通敌叛国,皇上派人在沉北川书房搜到了与武国的书信来往,其中还涉及原主在边疆镇守的哥哥钟铭一家,最后落了个国公府和晋阳侯府满门抄斩的结局。
她记得书中描写的温柔的嫂嫂在牢狱中对着原主破口大骂,说她是蠢货的时候原主母亲守在重病的父亲跟前呜咽痛哭,只是原主当时还觉得是自己哥哥连累了她,吵了起来。
好在最后沉北川提出,说是曳月曾经借着钟绣然的名义,给沉北川送汤进过书房,应该就是曳月做的。
只是现在的钟绣然知道的多了脑子更清醒一点,曳月不过是个奴婢怎么能有这样大的本事覆灭整个国公府,背后一定有人指使。而杜芫作为沉北川的夫人,但是沉北川对她颇多防范,从来没有进过书房怎么会知道有信件。
不过钟绣然又想到杜芫说沉北川醉酒她进去照顾,不经意间撞到了书籍才看到里边的信件,对此钟绣然是不相信的,哪里会有那么巧的事,何况谁家通敌信件只是随便夹在书里,起码也得烧毁。
着杜芫也一定有问题!
但是杜芫的哥哥齐誉是四皇子的伴读,杜芫若是害了国公府那就是斩断了四皇子的臂膀,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钟绣然陷入沉思,可巧这时沉南音带着沉北川的信来了。
“母亲,北川终于来信了,知道您担心他,所以我一拿到就马不停蹄过来了。”
“大小姐来的正是时候,夫人想国公爷想得都魔怔了。”
钟绣然这才回过神来,抛开刚刚的想法,“快拿来我看看。”
沉南音将厚厚的一封信递给钟绣然,钟绣然展开看了好一会便笑了起来,随后将信递给了沉南音,嘴上说着:“没想到你弟弟还是个话痨,瞧瞧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恨不得事如巨细的说出来。”
“夫人还说呢,国公爷离开不到一个月时,夫人左左右右写了六、七封信让送去,奴婢还记得夫人说什么让国公爷把发生的事情都写信回来说说,这国公爷也不过是依母命行事罢了。”
“簪星好呀你,连我都敢编排,。”
“这可都是夫人平日里纵容出来的。”
几人笑语间,沉南意几个过来了,“母亲,我听说哥哥来了信。”
沉南音就把手中看完的信递给了沉南意和沉南芜。
“竟然写了这么多?母亲这会可有的打发时间了,写信母亲还不知道要看上多少遍。”
众人听沉南意说这话都笑了起来。
“母亲我今天来是想和您说一件事。”
吵吵闹闹完,沉南意想到了自己的打算,“母亲,我和南芜打算去寺里给哥哥求个护身符,在烧香拜佛希望保护哥哥平安归来,上次哥哥走得太急,这些都没时间准备,母亲寄去的信还怕哥哥收不到,如今看来,那些信哥哥都是能收到的,所以想着求一个护身符和母亲的信一起给哥哥寄去。”
沉南意知道自己母亲不爱出门,大姐姐又要管家,每天是忙的不行,家里说起来倒只有她和南芜合适去一趟。
“也好,这是你们的心意,想去就去吧,让你们大姐姐给你们安排好就是。”
钟绣然知道这几个孩子感情要好,她也乐见这样家人和睦的情形,于是痛痛快快就答应了。
“南音,不如你也去一趟,就当是散散心?”
钟绣然看着一旁明明不比南意大几岁的南音,觉得她现在也太稳重了些。
“母亲,我就不去了,这家里一大摊子事还是离不了人的。”
沉南音见钟绣然还想说什么,连忙阻止,“母亲不用劝我,我只是不想出门罢了。”
钟绣然听她这么说也不愿意逼她,暂且就顺着她的心意去吧。
第二天一早,沉南意就和沉南芜出发了,沉南音给她们安排了四个侍从,再加上她们两人各自带的两个丫鬟,想着应该是够用了,也能保证安全。
沉南意她们卯时不到就出发,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普渡庙,普渡庙虽然规模不到,但是相传十分灵验,所以香火很旺。
沉南意一开始没想着让大姐姐来也是因为,那靖远将军府的二公子刘系松就在此地不远的后山上带发修行,说是修行不过就是管束在这儿罢了,大姐听到这个地方怕是会不开心。
她们的马车只能到山下的位置,剩下的长长的阶梯只能她们一步一步的走上去,到了山上,沉南意和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