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政策新动向(1 / 2)

许艳玲眉心一跳。

她抓过文件,一目十行,心惊胆战。

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坏处,永远互相拉扯,此消彼长。

因为涨价潮,上面拿个体企业开刀缓解内部矛盾。

这是份整理清理个体企业的红头文件!

【叮咚,国家政策风向有变动,开始整顿清理与国有竞争、重合的个人企业,请宿主做好防范措施!】

苏淼也收到了系统的警示。

虽然上辈子,对经济政策关注不大,但新闻和报纸上有。

这一年,个体企业因为政策原因纷纷倒闭,甚至有人将企业主动上交。

原来这一天,这么快就到了。

【商业提醒:一周后,国库券面向市场开放!】

苏淼心头一跳。

当所有人,都在关注实体的时候,金融业也在悄悄改革。

几个月的紧张生产,苏淼差点就忘了,还有国库券这条捷径。

如果能收到许多国库券,倒手一卖就是钱。

她就有能力,顶住政策上的施压,不用将辛苦经营的厂子,拱手相让!

“就这么干!”苏淼一拍桌子。

推门进来的秦朝阳,吓一跳:“干嘛呢这是?”

苏淼看见他,急忙说:“价格疯涨了这么久,上面得有对策了!”

政策就是这样,有滞后性。

而且华国一向稳妥为主,从来不激进冒险。

“我在想,上面会拿什么政策出来。”苏淼说。

就算跟秦朝阳谈恋爱,以后还可能走入婚姻殿堂。

她也不会暴露自己有系统的事儿。

这事匪夷所思,无法解释,不如瞒着。

反正对方也看不到摸不着。

秦朝阳听了苏淼的话,目露赞赏:“你果然有眼界!”

他将手里一摞报纸拍到苏淼桌子上:“这是我让手下司机,每去一个地方,都要买当天的报纸。”

“你看,这是海市最新的交通报,你在看这个标题:确保市场稳定,防止套购倒卖!”

秦朝阳翻出一份,指给苏淼看。

涨价潮,不光企业赚翻了,倒爷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一方面是投机倒把发大财,一方面是群众钱不够花。

没有矛盾才怪。

苏淼细细阅读,海市已经出招,控制价格。

比如一个烧饼,直接定价两毛,超过两毛就是违法,要被查处。

还有随着经济放开,已经消失的票证又重新回来。

居民按照票证,每家限购生活必需品,不允许抢购。

苏淼皱皱眉:“治标不治本。”

秦朝阳当然晓得:“你就别关心政策制定和发展了,这不是咱该操心的事儿。”

“最关键,你怎么从政策中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海市是经济风向杆,估计很快就会刮向全国。”

“这个政策一出,产品会大量积压,从抢购变滞销。”

“到时候,你怎么办?”

苏淼:“……”

她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遍,然后就喊小孟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

苏淼将报纸发下去,并用内部消息做解释,说了政策变动的事儿。

“假如政策从今天开始执行,咱们产品会积压多少?”苏淼问生产部。

生产部回答:“咱们一直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倒不会积压太多,但就怕经销商退货。”

苏淼想了想:“从今天开始,除了原有的,不再接新订单,问就是产能不够!”

市场将会有一段时间的疲软期,货压在手里,还要花钱维护管理,不如清库存。

苏淼又问财务部:“厂里现有资金,在没有入账情况下,能保证职工多长时间工资?”

财务主管:“……”

这个问题,问的他心惊肉跳。

“说!”苏淼脸一冷:“你作为主管,不知道吗?”

财务主管急忙回答:“只能撑四个月!”

之前为了食品厂,苏淼欠了一屁股债,好在赶上好时候,很快还清又赚了一笔。

但山头那边只进不出,还交付了一大笔新生产线定金,账面上流动资金也就这么多。

但是苏淼觉着,很好了。

“四个月啊!”她应该能拿着钱回来,继续撑下去。

就在这时候,秘书慌慌张张敲门进来:“苏总,检查组的来了!”

众人一愣。

什么检查组?

苏淼问秘书:“谁带队?检查什么?”

秘书:“商务局和物价局,李国华局长带队!”

苏淼:“……”

这就……来了?

好快!

“你们先去里间等着吧,也一块听听检查组什么意思。”

苏淼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