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第一波压力(1 / 2)

苏淼来到许艳玲办公室。

许艳玲正戴着眼镜,仔细翻阅一份一份报告。

示意苏淼坐好,她将其中一份报告递过去:“你怎么看?”

苏淼:“……”

她一目十行扫过去,是物价局控诉食品厂产品价格暴涨的问题。

苏淼这才松口气,不是关于顾承远的就好。

是她着相了。

许艳玲抓经济的,怎么会管旁人恩怨。

事关自己本职,苏淼酝酿了一下,说:“价格上涨这种事,也不是我们一家企业能挡住的。”

“从生产原料到包装材料,我们成本也相应增加。”

“再说我们厂现在性质不一样了,产品价格属于市场调控,总不能让我们亏钱埋卖。”

许艳玲目光闪了闪:“人民手中没钱啊!”

苏淼心中嗤笑一声:“可是我们税一点没少交。”

人民手中没钱,那是ZF政策和调控问题。

总不能让她一个私营业主去背那么大的锅。

八十年代后期,因为经济的放开,价格闯关失败,物价第一次猛速飞涨。

前一段时间已经初见端倪。

一直到现在,系统说得为期七八个月的物价全面失控,正式开始。

苏淼看到告状的报告,一边解释,一边分析许艳玲找她几个意思。

见到领导先摆困难总是没错。

果然许艳玲见她嘴严,沉思片刻,说:“我要你增加生产!”

苏淼:“……”

许艳玲揉一揉眉心,与苏淼摊开了交谈:“一边是飞涨的物资价格,一边是多年未涨的工资水平;

一边是暴富的个体企业家,一边是守着死工资清贫过日子的广大群众;

几十块钱的工资,以前养全家还有剩余,如今不够几顿菜钱,不够孩子们学费,不够基本的物资保障;

社会矛盾大增,

甚至我们内部一些同志,已经心里不平衡了。

苏淼,老百姓要吃饭,要涨工资,可是财政支撑不多久!”

她叹口气:“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税收!”

苏淼:“……所以,让我们继续加大正产,交更多的税?”

许艳玲点点头。

苏淼直接拒绝:“县里其他企业我不了解情况,不过他们目前还是国营,肯定要听县里决定。”

“但是,食品厂如今是我苏淼的,经营权在我手里!”

“所以,县里没有权利干涉我的工作安排和生产计划!”

言外之意,县里手伸得太长!

按照许艳玲说的,苏淼追加生产。

然后呢?

市场就那么大,老百姓现在疯狂抢购,但饱和以后呢?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厂的东西可能卖不动。

上辈子,苏淼就算在牢里,也是看过新闻的。

十月份,国家出手调控,抑制物价。

疯狂过后一地鸡毛。

好多企业因为盲目增产,导致货物积压,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惨不忍睹。

苏淼要的是可持续发展!

食品厂如今就是一边继续老产品生产,一边研发引进果汁这条线,务必保证涨价风波平息后,自己的厂子屹立不倒。

所以许艳玲这种,扰乱她节奏的提议,想都不要想!

许艳玲没想到苏淼会拒绝的这么直白,盯着她观察很久,才说:

“追加生产,也能让你获利,为什么?”

苏淼斩钉截铁:“因为我相信国家!”

许艳玲:“……”

这个理由很强大。

许艳玲心里,对苏淼的忤逆,微微不高兴。

财政压力全给到她身上,别的企业都乖乖听话,她扶持起来的苏淼,却……

许艳玲不想多说,挥挥手让苏淼离开:“你再慎重、考虑考虑!”

苏淼不会考虑的。

她不许任何人,插手她的生产。

这是底线。

两人不欢而散。

走出办公大楼,苏淼倾诉欲特别大。

这时候,就想到了秦朝阳。

其实物价开始涨的时候,厂里的管理层就提出追加生产。

苏淼控制着追加的量,但依旧有人嫌弃少。

甚至重点培养的小孟和琴姐,也认为苏淼过于保守。

苏淼解释不通,毕竟她有上辈子的经验和系统的提醒。

没有这些,苏淼也容易被虚假繁荣迷住眼睛。

只有秦朝阳,跟她看法一致。

苏淼来到运输队。

因为经济活跃,运输队的车最近也没停过。

牛三忙的脚不沾地,给苏淼倒杯茶,找人去喊秦朝阳后,就开始抱怨:“我说让秦哥再卖几辆大货车,他就是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