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去而复返小卷毛(1 / 2)

谁愿意让报社揪小辫子,出负面新闻呢?

这不是找着给省供销社和县里反对派递把柄。

苏淼很郁闷。

七九年开放,个人带活市场,结果八四年突然又开始狠抓投机倒把。

社会争论了两年。

八五年底,苏淼办厂并迅速飞起,一个原因是县里改革派占上风,第二个原因才是重点,她抓住了重新放开的机遇。

但是社会上对国营和私营的争论,依旧没有停止,甚至更激烈。

苏淼泄了气:“好的吧张姨。”

挂了电话,苏淼丧气的推着自行车往家走。

因为大年下,孙红梅不让她在外面花钱吃饭,否则会破财一年。

苏淼都没在颜老爷子那吃饭,打算赶回小苏庄。

她骑着自行车,躲着路边小孩的炮仗,心里想想着张晓莉的话。

越想不服气!

她又不是黑心资本家,也不像有些人,因为对物资短缺的恐惧和对财富的渴望,而丧失道德不择手段。

她因为上辈子遭遇,反而一直遵纪守法。

苏淼不服输的拧劲儿又上来了。

不行,这篇宣传文章,她必须要写!

苏淼心里发狠,腿上有劲儿,蹬着自行车一会儿就骑到去小苏庄的路口。

正好有辆乡镇公交停下,下来一个人。

对方打扮怪时尚的,烫着大卷毛,戴着蛤蟆镜,套着面包服,穿着喇叭裤。

苏淼只看了一眼,就埋头继续赶路。

“哎,苏淼!”

那人竟然认识她,用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喊住她。

苏淼好奇的停车。

对方已经摘下蛤蟆镜,卷着舌头:“我啊,你的大壮哥!”

苏淼仔细一打量,还真是苏大壮:“你不是说过年不回来吗?”

苏大壮一扫从前在村里的不自信和猥琐,神采飞扬的撩了撩头发:“衣锦不还乡,等于白干!”

苏淼:“……”

看来秦朝阳真没亏苏大壮。

不过苏大壮那个蹩脚的普通话,听着可真难受啊!

她上下打量一下嘚瑟的苏大壮,笑了:“看来你确实发财了,真好!”

苏大壮又一撩头发,笑的更张扬,拍拍身边鼓囊囊的行李:“那可不,哥现在就是钱多!”

苏淼更乐了:“那感情好,大舅和大妗子,可不用再为三壮的赌债犯愁了!”

苏大壮脚下一出溜,也不拽普通话了,吓得老土话破口而出:“啥玩意?”

当苏淼一五一十,将昨天除夕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之后。

苏大壮一路沉默到家。

回到家,苏老大一家兴奋不已,围着苏大壮转悠。

苏大妗子更是亮着眼睛问:“大小啊,你这是发财了,带回来多少钱?”

苏大壮闷闷的回答:“外面花销大,除了寄给你们的,一分不剩!”

“住手,别动我的包!”

看着苏老大一家鸡飞狗跳,苏淼特别高兴。

她就是这么坏,爱咋咋滴吧。

昨天被恶心一把,还不兴她找机会报个仇?

苏淼哼着歌就回家了:“你就像那一把火……哎?张三,你怎么过来了?”

到家门口,苏淼一眼看到张三。

她问:“不是说不让你们过来吗,怎么不听话呢?”

苏淼以为张三拜年来了。

张三急得直跺脚:“淼姐,厂里出事了!”

“大过年的,别瞎说!”太不吉利了。

张三:“真的!有人说昨天年夜饭,吃咱禾苗的烧牛肉和烧鸡,结果拉一晚上肚子。”

“好几个人挂着吊瓶,正在咱厂门口闹呢!”

苏淼:“……”

禾苗厂过年没停工。

八十年代是单休日,春节三天假期。

但是食品厂一些岗位离不开人,而且年后订单量大,所以厂里执行三班倒,过节不休息,但算加班给补休。

正是对财富迫切渴望的时候,再加上现在工人地位也高,确实是勤劳能致富,大家倒是都愿意主动加班。

所以厂区没停,镇上一些脑子活的小吃店也没停,再加上走街串巷拜年走亲戚。

镇上的人,属实不少。

几个挂着吊瓶的人,蹲着的,坐着的,躺着的,啥样的都有,哎呦哎呦一阵吆喝,不一会儿就吸引来半个镇的人。

禾苗厂保卫科的人又气又着急。

可是一碰对方,那些人就大喊大叫:“了不得啦,禾苗厂打人了!”

保卫科的人:“……”

派出所的人来劝。

那些人大喊大叫:“大家看看啊,禾苗厂和派出所官商勾结啊!”

派出所的人:“……”

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