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克的母亲为了完成这样的期许,开始不断地与安维克的父亲商量。最终,在安维克达到了上学的年纪时,就把安维克送去读书。
安维克经过不断的努力,也是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成绩也算比较优秀。
不过,因为贫困家里实在无法供应两个孩子的上学,安维克的弟弟上学的年岁一拖再拖。
但安维克还是会在放学之后教导弟弟学习知识,很快,安维克就发现弟弟的天赋比自己还要高。
于是兄弟两人就过上了,每天白天哥哥去上学,弟弟去打一些琐碎的小零工补贴家用。到了晚上,哥哥完成功课后就帮忙做一些家务并分给弟弟一些自己用过的书本,在睡觉前的一个多小时内哥哥就认真的教导弟弟学一些知识。
弟弟不仅学习天赋很高,而且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学得十分努力和认真。
后来,他们的父亲在工地因为工伤的意外去世了,他们父亲打工的地方只赔偿了很少的钱,他们的母亲曾经去说理,但都没有成功。
因为他们的父亲只是一个临时工,是在工程完成的前一夜意外坠亡的,建成之后工程队给了那些钱后就离去了。
后来,他们的母亲和父亲的一些兄弟找了很多办法,最终还是没有找到那批施工队那批施工。
因此安维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退学,他知道以母亲的能力并不能养活他们三口人,家里必须要有一个经济的主心骨。
但他同时也做了一件事情,把一直没能如愿上学的弟弟送进了学校。
从此安维克开始了他打工的生涯,因为上过中学安维克不仅可以接那些需要体力的活,同时也可以干一些简单的文字类工作。
而他的弟弟也非常有出息,成了他们附近村子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人。
虽然弟弟考上了大学很一般,但对于在那里长大的人来说也是个奇迹。所以家里将所有之前的物件变卖再加上这些年的积蓄都塞给了弟弟,让弟弟去外地十分遥远的小城上大学。
可惜没过两年,他们的家乡和附近的一些城市遭遇了自然灾害。原本贫困的他们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已经拿去给弟弟读书,面对灾害更是无力抵抗,而更糟糕的是,他们和弟弟失去了联系。
大量的难民出现,一切的局势似乎在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这时,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地方表示愿意接受一部分的难民。
他的母亲知道后觉得这是条出路,想尽办法用尽了家里最后的钱,甚至连珍藏多年的嫁妆都拿了出来,终于为安维克博得了一个难民的身份,让安维克跟随着那批难民来到了这里。
其中不少有那些当地传统中的富贵人家,当时,安维克的母亲包括安维克本人,都认为安维克即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天空。
但事实证明,一切都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安维克的幻想也在无数次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