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两种思路干工程(2 / 3)

怎么办,怎么办?

妇女组长看看罗旋,小心翼翼的开口问,

窦建德点点头,

罗旋转身,看着窦建德。

似乎这个窦建德,对于官庄生产队的社员们,在知青许大良的代领下。

正在河边的川地里,新修大量的灌溉水渠那种基建方式,特别的认同。

许大良是在无定河边,兴修简陋的小水坝。

然后利用这个水坝,截留一部分河水,然后导入下游的耕地里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灌溉水渠之中。

许大良采用的那种兴修水利的方式,工程难度小、见效很快。

不过他们与十里铺生产队做法不同的是:官庄生产队的社员,他们都是出义务工。

干的集体活儿,吃的是自己家里的饭。

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话,对于官庄生产队集体上的粮食需求少。

资金压力不大。

罗旋缓缓开口问窦建德,

窦建德吧嗒着旱烟,

罗旋罕见的说了一句粗口,「假如生产队里有100斤粮食,所有的社员们有100个工分。

那么1个工分,对应的就是1斤粮食,对不对?」

众人点头,

罗旋似乎有意针对窦建德,盯着他问,

罗旋死死盯着窦建德,

大家摇头,「工分是工分、粮食是粮食。哪怕工分变多了,可粮食

不会在仓库里自动增加。」

说到这里,

在场的人总算明白过来了:让社员们多加班,多出工。

那也只是生产队的社员,他们个人名下的工分增加了。

但生产队原本的粮食总量,它还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假如原本以前1个工分,可以对应1斤粮食。

那么社员们多干点活,最终却只能用10个工分、去换1斤粮食。

靠!!

大伙儿恍然大悟:敢情弄了半天,所有的社员们,人家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下来,

踏马的...白干了?!!

罗旋叹口气,

罗旋问窦建德,

罗旋环视众人,

众人垂下脑袋,不敢吭声。

要是有干部下来检查,或者是生产队长站在旁边监督的时候。

生产队的社员们,当然干起活来很卖力。

可他们能够保持的时间,就那么一会儿会儿而已...

一扭头,见没人盯着他们了。

谁还会使出全身的力气,来干活呢?

没有那种傻子。

趋利避害、不愿意吃亏,这是人的本性。

再说了,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吃。谁又有那么多的精力,有那么多的力气。

去尽心尽力的干活?

与其辛辛苦苦的去干,那还不如和计分员好好扯淡。

把关系搞好了,比什么都强。

见大家开始认同了,官庄生产队就靠在田间地头,插满彩旗。

敲敲锣鼓、喊喊口号鼓劲那种做法,肯定不能持久这一点。

罗旋放缓声调,给大家仔细解释:为什么官庄生产队,他们那种兴修水利的方式见效快?

但却弊端很多,后遗症很严重。

罗旋细细讲解,

「又有许大良那些,能够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和各种各样的文艺宣传,给大家伙儿鼓劲。

罗旋总结了一下,

李会计若有所失:「时间长了,社员们的身体扛不住。

再加上在工地上干活,他们的饭量也会大大的增加。如此一来,他们家里的粮食...可就顶不住了。」

妇女组长柔声道:「是啊,光干活,却不能给家里带来效益。

别说社员们觉得自己吃亏了。

就连他们家的婆姨,也会天天叨叨死他们!社员们最会算的,就是这些小账。」

罗旋叹口气,「都是小家小户的、过小日子的人。

他们不算小账,又去算什么?真要

有什么大笔账目,也轮不到他们来算啊。」

站在十里铺生产队的塬上。

远远的就能看见,那些官庄生产队的社员们,在许大良的带领下。

正在河道里,干的是火热朝天。

隐隐听见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十里铺生产队的干部们,心里说不出来,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儿。

或许有羡慕,也有嫉妒?

人家官庄生产队全员齐动手、老少齐上阵,利用冬闲的时间,大力兴修水利设施。

这件事情,

已经被脂米县广播站,给点名表扬了的!

甚至驼城地区区委,还给他们颁发了黄灿灿的奖状、红彤彤的荣誉证书哩!

怎能不让人羡慕?

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