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传位十四子还是于四子(1 / 2)

乾清宫。

胤禛愤怒的把一堆折子摔在了胤禩身上:“看看你的好福晋,你的好九弟”。

胤禩一脸糊涂,拿起折子看着,一会他神色大变,折子上参的是胤禟和明慧。在西宁有传言,康熙王爷传位的是十四子,而遗照被人篡改成传位于四子。京城的贵妇圈里,也有此传闻。胤禩记得,胤禟曾提出这个建议,胤禩认为不妥没有答应。现在看来,老九没有死心,在西宁散步了这个谣言,但京城呢?还是贵妇圈流传,难道是明慧?可那封信已经毁了,明慧怎么会知道?

胤禛满脸怒容的看着胤禩:“廉亲王,大家都是明白人,难道还要朕说破,西宁的传言始作俑者是九弟,京城的传言就是你的好福晋”。

胤禩冷静的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上非要把这个罪名塞给臣,臣也无可奈何”。

胤禛气愤的指着胤禩:“你那好福晋,朕封你为廉亲王时,她不仅不谢恩,还说有什么可贺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此等悍妇,不配为皇家命妇”!

胤禩糊涂了,他不知道明慧背地里说过这样的话,他据理力争:“臣的嫡福晋何时说过这样的话。皇上恼怒臣,只管处罚,不要连累了臣的嫡福晋”。

“难道朕还冤枉她不成,回去问问你那好福晋吧”,胤禛阴冷的看着胤禩:“本来你的侧福晋走了,朕看你伤心的不成样子,还对你心存怜悯,现在看来真是多此一举”。胤禛开始不停的斥责着胤禩,足足骂了半个时辰。曹曦月的死让胤禛还是有些同情胤禩的,因为年妃在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薨于圆明园,胤禛悲痛不已,甚至辍朝五日,可能同病相连,胤禛真的因为俩人的最心爱之人亡故,对胤禩产生了同情之心,只可惜现如今因为明慧已经消失殆尽。

胤禩不再做任何辩解,静静的听着,神色很是淡然从容。胤禛看见他这个样子,更加气愤,但顾念今天是大年初一,胤禛还是忍住了怒火,他怒喝着:“如果朕不是念手足之情,定诛你九族,而且今天是大年初一,如果今天大开杀戒,一年都不会顺遂,你现在回府,老老实实呆在府中,听候发落”。

胤禩没有惊慌,事已至此何苦再做困兽犹斗。他叩头谢恩,坦然的回到了府中。

廉亲王府。

“王爷,我去跟皇上说,此事与你无关”,明慧哭着对胤禩说。

胤禩木然的看着明慧:“无关?你是我的嫡福晋,此事怎可能与我无关”。然后他诧异的看着明慧:“你怎么能知道九弟的意思”?胤禩清楚的记得,胤禟的那封信本来是要在书房烧掉的,因为曹曦月怀孕闻不了烧纸的味道,才让宝柱去外面烧。

宝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主子,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明慧马上说:“与宝柱无关,他烧时,我硬抢过来看的”。

胤禩摇了摇头:“你太好胜了,你知道你这样做,府邸一百多号人全完了”。

明慧浑身冰冷:“王爷,明慧的本意是想帮王爷出口气,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他为什么这那样对您?我受不了,我要报复”!说完她跪在地上痛苦失声。

宝柱哭着说:“主子,都怨奴才,如果奴才当时马上烧掉,就不会有任何事了”。

“好了”,胤禩平静的说:“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下去吧”。

李福拉着宝柱哭着退下了。

胤禩看着不停哭泣的明慧又问道:“我被封廉亲王时,你都说了什么”?

明慧一震,她抬起泪痕斑斑的脸,努力的回忆着,胤禩帮着她回忆着:“有什么可贺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然后问道:“你可说过这话”?

明慧满脸惊恐:“我的确说过,可是我是跟我娘家人说的,王爷怎么会知道”?

胤禩无奈的摇着头,他气愤的看着明慧:“这话怎么可以当着外人的面乱说”?

“那是我娘家人啊”!明慧浑身冰冷,但仍然辩解着。

“糊涂”!胤禩一拍茶几:“一朝天子一朝臣,墙倒众人推,你不知道吗?现如今你跟你娘家人说过的话,全部都传到皇上那里了”。

明慧傻眼了,她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胤禩懊恼的看着她:“逞一时口舌之快,会酿成大祸,你做嫡福晋这么多年,连这个道理还不懂吗?现如今我都保不住你,知道吗”?

明慧用手帕捂住了嘴,痛哭流涕。

二十八年的夫妻,事到如今又能怎样,胤禩起身来到明慧身边把她扶起,扶她坐在椅子上,平静的说:“事已至此,就不要多想了,这件事我会上折子,就说我教妻无方,能弥补一些是一些吧”。

明慧哭着拉着胤禩的手:“王爷,明慧闯的祸怎可让王爷去背?明慧只是恨,才口不择言的,王爷那么优秀,凭什么他登上皇位”。

“嘘”,胤禩马上抬手阻止着,他警觉的看着四周,还好守着的只有李福和宝柱,现在廉亲王府已经被胤禛安排了眼线,胤禩低声说:“你太争强好胜了,我败了,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