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划清界线(1 / 2)

“是啊,这不嘛,安竹考上了秀才,接下来要到府学去念书。若是住宿总有些不妥,我们便想着搬到府城去,他也方便走读。”

赵香莲回手将秦安竹拉到了自己身边,既欣慰又骄傲,家里的孩子出息,她自然也觉得与有荣焉。

“安竹考上了?还真是厉害!我们家如今也有秀才公了!”

叶张氏他们听了也都十分高兴,纷纷拉着赵香莲问东问西。

赵香莲松开了秦安竹,得意的给他们解释。

她最近听陈秀才科普了不少与科考相关的知识,对科考也算是比较懂行了。

至少,和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人说,还是显得懂很多的。

什么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府学读多久,赵香莲都能说的差不离。

叶张氏他们听的也都很认真。

叶家祖上就没出过读书人,在他们看来,读书人这个身份首先就是非常不一般的。

“对了,安竹考上秀才之后,名下还有五十亩的免税田。到时候正好挂到你们名下,以后你们也能少交些粮税,多收些粮食。”

赵香莲说着说着,又想起陈秀才交待的另一件事,赶紧说了。

“免税?是说就不用交粮税了吗?”叶张氏问。

丰朝规定,每亩田要交两斗的粮食税。

和前朝比不算多,比前几年征战的时候也少了一些。

那时候连年打仗,每亩田要交四斗的粮税。

古代工业化水平不高,一亩地也就能出个二十斗左右的粮食。

叶家名下一共三十亩的田地,若是能免除,省出的粮食都够两个大人的口粮了。

“是啊,我们去了府城,也种不了田,这免税的名额便给你们,还能省些粮食,手头也能宽裕些。”

赵香莲一边说着,一边和叶张氏进了屋。

叶家人听到这消息,自是更加高兴,小叶氏还拿出了过年时赵香莲送的茶叶给大家泡。

“嫂子,不用忙活了,我和阿竹出去转转,晚上吃饭再回来。”叶晚道。

“这是要去哪儿啊?”叶张氏问了句。

“去山上转转,看看有没有榛子和松子什么的。”

叶晚过去拉住秦安竹,和叶张氏他们挥了挥手,“我们先走了婶娘,你们慢慢聊。”

“这孩子,一天着急忙慌的。”叶张氏失笑。

目送两人出了院子之后,她小声对赵香莲道,“咱们家有三十亩田,那剩下的二十亩,嫂子你打算怎么分配?”

对此,赵香莲早有打算,道,“里正这些年帮了咱们不少,当初给安竹过户籍都还是他帮的忙。”

“我想着把免税田给里正家十亩,也算是还了这些人情,剩下的十亩……”

赵香莲抬头看向小叶氏,道,“你们娘家若是需要,就给你父母用好了。”

小叶氏闻言心里一喜,当即便要谢过赵香莲。

叶张氏却先一步开口道,“儿媳家倒也不十分缺这十亩免税,嫂子,你就没想过秦家的那两个兄弟?怎么说,那两个小的也是和安竹一个爹生的,也不能光考虑咱们叶家不是?”

她这话也是真把赵香莲当成一家人,才会劝的。

不然有这十亩免税田的便宜给到小叶氏一家,肯定更能笼络儿媳妇一家,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今下,秦成汉已经流放,王慧兰一个人支撑一家,带着两个小的,饭都快吃不饱了,就指着那点地钱过活。

村上人都在看着呢,便是原先再怎么十恶不赦,如今村上人也都对王慧兰颇有同情。

等免税田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村上人难免会说秦安竹不顾亲情,连亲生的两个弟弟都不管不顾,又会说叶家太霸道,看着人家孤儿寡母的饿死。

给秦家十亩的免税额,也是堵那帮人的嘴,免得闲话乱传。

赵香莲是通透人,又在村里面住了这么多年,深知村上人的性子,自然也明白叶张氏是在帮她着想。

她思考了一下,犹豫的开口道,“这十亩的免税额就算给了他们家,也都没什么,只是不知安竹怎么想的。我不能替安竹做这个决定,等他回来我问问他再说。”

“安竹养在你们家这些年,便是有什么想法,他估计也不好意思说。”

“都是一个爹生的,血缘亲情在那儿,他想必也是惦记他那两个弟弟的。”

“嫂子,你若做主把这免税田分了,不是正显得你大方大度么。”叶张氏的意思是想给赵香莲做这个脸面。

赵香莲摇了摇头,道,“未必,当年安竹在秦家时,他那两个弟弟可没把他当哥哥!”

“安竹没少被那两个小的欺负,他与那两个小的也没什么感情。”

“这事说到底还是安竹的家事,我还是不要掺和,等回来问问他,让他自行决定吧!”

“嫂子就是谨慎。”叶张氏心里却觉得秦安竹肯定是惦记那两个弟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