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他好奇了(1 / 2)

穿成家中顶梁柱 燃完 2875 字 2022-12-28

"是这里吧?春雨堂是这里吧?"

门口李大娘也不知问着谁,然后就见她带着李方走了进来。

吴桐来不及走,便转身和李大娘打招呼。

李大娘仿佛看到了亲人,一把拉住吴桐的手,说:"桐娘子啊,你这不是来了嘛?当时一起坐牛车来多好,你看,全身都淋湿了吧?"

吴桐不动声色地扒拉开李大娘的手,笑着说:"我来此感谢春雨先生先前的救命之恩,总得提前来才好,若是落在您后面了,多不知礼啊。"

宋治腹诽:前半个月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捱到今日才来谢,这说辞真亏你想得出。表面上,却仿佛很满意吴桐今日来谢这件事。

李大娘接过吴桐的话头:"这位就是春雨先生吧?上次只匆匆看了一眼,就知道您一定是菩萨心肠!我家小儿生了急病,请您大发慈悲,给他看看吧!"

说着,李大娘就要下跪。

吴桐听到她说的话,一边忍笑,一边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可不能让她真的下跪,光听到"大发慈悲",宋治面上已经有些难看了,若真让她跪下去,吴桐怕宋治当场反悔。

"李大娘,春雨先生是医士,治病救人是他一生的事业和信念,他虽拥有赤子之心,但也是凡胎肉身,若您将他比作菩萨,岂不是折煞他了吗?"

李大娘一听,觉得说得在理,立刻道歉,两腿一弯又想下跪。

吴桐手下暗暗使力扶住她。李大娘虽生得不胖,但成年人的体重岂是十岁的吴桐能把握住的?

她咬紧牙关,死死扯住她,咬牙切齿地说:"春雨先生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还是你家小郎君病情要紧,先让先生看看?"

吴桐和李大娘的拉扯并不美观,宋治开始有些错愕,后面却开始憋笑。

吴桐一抬眼就看到了,她瞪了他一眼。宋治讶异了一瞬,却又冲她微微一笑。

李大娘这才想起正事,赶紧拉过身后的李方,推到宋治面前,急急地述说:"就是这小子,今早起床突然说肚痛,却不吐也不泻,也不愿吃饭,让我这当娘的如何是好?"

宋治要开始问诊了。

病人私隐,吴桐不便旁观,便先告辞了。

她背起背篓,拿上纸伞,摸了摸身上披着的那块麻布,心想已经用脏了,还是下次买块新的再还给宋治,便叠起来,也放进了背篓里。

宋治望着吴桐离去的背影,想起两人见过的四面,每一次都会在吴桐身上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

第一次在春雨堂的相识,她仿佛一个带有偏见的寻常小儿,却古灵精怪的煞是好玩,鬼使神差地加入了她的骗人计划;

第二次是在二里村时,她行事果决,可急急莽莽的样子,确实像乡野间长大的孩子,但让他不解的是,她假装对郎中先生敬重,虽然漏洞百出;

第三次是帮她阿娘看诊,隐隐看出她才是家中顶梁柱,为了家中清风苦心孤诣,为了家人健康鞍前马后,可称之为孝女了;

而这一次,她所表现出来的言行,足以说明她心思通透,甚至隐隐有大家儿女才有的风范,但是依旧一急就忘了恭敬,对比真正的乡野之人李大娘,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

到底是为什么?

"这吴小娘子,到底还有多少副面孔?"宋治在心里幽幽一叹。

吴桐出门之后,直直地奔着税所而去。

在进城门时,吴桐便问了守门的卫兵,要换银钱应该去哪里,答案是"税所"。

在这里,可以把足量的铜币换成银子,也能把银子换成对应数量的铜币,只是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税费,称为"火耗"。

吴桐当时还问那卫兵"为什么叫火耗"。

那人哈哈大笑,但还是耐心和吴桐这个乡巴佬解释:"因为,官府要把散碎银子回收,重新制成银锭子。而散碎银子在回炉重造时,会有损耗,这部分损耗就要算在税里啦。因为是火烧掉的,所以就叫'火耗'了。"

吴桐很感激人家花时间解释这么多,便把随身带着的两颗大白兔奶糖送给了他。

吴桐在税所里换了一颗十克的银粒子,共得 223 枚铜板。

走出税所时,她想到刚刚税官说的一句话,却有些在意:"小娘子这银,成色真好……"

吴桐听到这话,不知怎地,有些心神不宁。

走出税所后,吴桐故意绕了好几条道,确定没有人跟着自己,才稍稍安心。

出城后,吴桐的注意力很快便被分散了,因为她想起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发育不良。

照理说,女孩子十岁时,胸部应该开始发育了。

吴桐参照自己以前的经验,十岁大概五年级,那确实是十岁时开始发育的。

说实话,以这副身体扁平的程度来看,发育实在有些迟缓了。

吴桐倒不管胸大不大,她只怕自己营养跟不上,最后长得奇矮无比。

想到每次去春雨堂,站在柜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