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在哪,我是穿越了吗?”
我逐渐睁开了朦胧的双眼,眼前这张人脸也清晰了起来。
“这不还是小涛那张讨厌的脸嘛,看来我还是在飞机上啊。”
当我转回身去看博士时,发现了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瞬间的残影,我以为是自己眼花,拿出了我的右手晃了晃,残影不是彩色的,而是只有红黄蓝三种原色,而且不只是视觉,我感觉我大脑中的脑电波,我声带里发出的声波都不连续了,像有了延迟一样,让我很不习惯。
首先我检查了飞机参数,发动机运转稳定,巡航速度还是.76,地速是390基本没有变化。
我再望向窗外,外面的世界就比较魔幻了,每一颗点状的繁星现在都被拉成一条条线段,有序的像后方延伸,且线段的颜色并不单调,仿佛把这颗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给列了出来,整片星空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几乎被这七彩斑斓的线段所填满,可能只有油画大师在油布上才能重现此景。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晕机是这种感觉,呕....”小涛拿起了旁边的清洁袋开始了呕吐,由于视觉上带来的不适应感和耳内的前庭器官造成了冲突,就像玩过山车VR游戏突然给你一个暂停,虽然不是真的有惯性,但大脑会自动模拟这种感觉,让你感觉恶心。
适应了几分钟以后发现,只要不剧烈的晃动头部,视角不要太摇晃,并且尽量用视杆细胞,也就是用余光来看东西,就会好很多,也不知道后面成什么样子了。有一次和教员飞大理,接近风切变边缘的颠簸,教员技术老道硬是成功着陆,下完客我去后舱一看,满地的呕吐物。
还是J博士保持淡定,他开始研究这个奇妙的空间,过了一会说道:
“这里面绝对不会是个黑洞,黑洞如果我们进入了史瓦西半径或者说事件视界就会无休止地向奇点跌落,外部的一切将与我们无关。也就是说我们看外部也应该是漆黑一片。”
“那有没有可能是一种虫洞,就类似于时空隧道那种通道?”
“你说的是爱因斯坦——罗森桥吧,它一般是连接两个黑洞的通道,进入它需要我们能够熟练的使用负能量,但以我们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甚至都没有证实它的存在,这个我也不清楚。”
J博士站起来徘徊了几圈,在我眼里形成了诡异的半圆。他思考了几种方案,但还需要数据来验证他的想法。
我们目前的超弦理论认为宇宙是由各种各样的弦所组成,而各种基本粒子都是弦不同的振动状态,而它得出的一结论就是,我们的空间是不连续的,有一个最小的、不可分的独立空间,它是有间隔的。那么这些残影恰巧说明现在我们的空间间隔被某种力量拉长了。
如果这里是和黑洞相似的多维度空间呢,它能够产生什么效应?首先这里的空间曲率应该被某种力量极度弯曲,但远没有发到黑洞那般,四维时空,就是长、宽、高之外,又加了一条时间轴,在我们这个时空里,会不会还有别的纬度?
接下来J博士想要验证几个事情,他说道:
“小天,你试一试改变空间的纬度,也就是改变高度层试试。”
我想了一想,选了一个更低的高度,然后选择垂直速度1000英尺/分钟下降。
可以清楚地看到飞机机头开始下俯,油门收回了三分之一,下降率已经形成,但奇怪的是高度表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飞机相对于周围大气位置不变!
博士也呆住了,过了一会他说道:
“那算了,先尝试加速吧。”
我尝试性的增加了0.02马赫,也就是增速到了.78马赫,按道理来说表速应该增加20节,而地速也应该增加大概20节。而此时我看到地速已经不对劲,起初增加了100节,随后更是增加了200节,也就是说,在相对于空气运动速度增加了20节的情况下,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增加了300节,这简直就是呈指数增加。
小涛担心的提醒道,飞机飞那么大速度的话不是应该超速了吗?
J博士深思了一下,说道:
“你们的速度指示我也懂,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飞机与周围这一块儿空间的速度增加了一点,但是这个空间与地球的速度却成几何数增长,所以对飞机结构是没有影响的,你可以想象孙悟空在筋斗云上踏了两步,而筋斗云却飞了十万八千里。”
我也赞同博士的说法,飞机也没有任何警告,机体也没有任何异常抖动。
“我知道了,多出的那一个纬度是速度,依据我的推测,速度坐标和时间坐标还是互换的,你继续往西加速的话地球的时间在加速,我们的时间由于钟慢效应而在减速。”
我们都震惊于他大胆的理论,问道:
“那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我们不但有能力能够躲过这场灾难,而且还可能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现在还有一个大问题。”
“啥问题能够难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