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整个地球最为神奇的一条纬线,稍微喜欢猎奇的朋友应该知道。北纬三十度上下五度,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我们沿着这一条纬线环绕地球一周,首先可以看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其次是已知地球最深的地方——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中国的神农架、日本的龙三角、埃及金字塔、神秘的玛雅文明、巴比伦空中花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我们正沿着北纬三十航行,第一个目的地扎黑丹。由于处于副热带高压带,现在又是属于夏季,靠近这一条纬线也很容易碰上雷暴。
气象雷达现在整探测到红色的一片,延绵不绝光雷达上这一块就约有上百海里,显示屏上绿色代表降水和轻度颠簸,黄色代表中度颠簸,而红色则一般是雷暴的中心,具有强烈的对流,进去就是有去无回,更别提红的发紫的洋红色区域了。
“怎么办,哥,从哪边绕?”
我陷入了思考,平时像这么大片的雷雨区域由于雷达回波有局限性,你无法看到水汽后面还有什么,只能探测到180度的半圆,超出去这个80海里的范围就不准确了,只能依靠和参考前机绕飞的意图和雷达管制员的帮助,而现在,理所当然我们只能靠自己。
我打开左侧的雷达观测并且评估了一下地形的影响,由于如果从雷暴的上方或者下方穿越的话,容易遇到强烈的上升气流或者下击暴流,因此只能从横向绕飞,很少能从上方飞跃过去。
看来只能赌一边的,两边都有风险。
“从右边过,右边处于上风带,雷雨云还有往下风带发展的趋势,得拼一把,如果绕太远不但浪费时间,最主要的是浪费燃油。”
我调定了颠簸速度,把发动机启动电门放到了连续位,并打了两声铃。
我们顺着雷暴的边缘飞行,一开始是贴着绿色的降水区,飞机一直处于持续的颠簸状态,飞机的前方一号每层挡风玻璃上一直都有静电刷在放电。前挡风玻璃是有俩层,内层里面有电线用来电加温,外界温度一般都是零下40度,可以增加前挡风玻璃的抗撞击强度。由于在雷雨云中都是带电的电荷,所以会在前挡风玻璃上产生静电刷。
前方的雷云越往北延伸,已经绕了80多海里了还看不见头,这样绕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仔细地观察雷达小时,看到左前方像俩块强雷雨云中间有一条S形状的小细缝,此时刚好出云,可以目视观察到前方的雷雨云像座厚度达几十海里的暗黑色城墙,可以看见无数闪电像海里的银色蛟龙一样在云里翻腾。
中间的细缝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可以看到穿过细缝看到对面的一小部分夜空是干净的,它夹在巨无霸中间随时可能消失。
“航向285,我们从中间穿过去。”
我们调转机头瞄准狭缝,我们的风挡雨刷已经开到了最大档位,正在“呜呜呜”的左右摆动,飞机的翼尖小翼在漫天的水雾中划出两道长长的尾流,留下了淡淡的轨迹。
我趁着间隙赶紧用旅客广播: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飞机即将穿越雷雨区域,可能遭遇气流产生的颠簸,请系好安全带。”
两边的雷鸣闪电目测距离我们最多20海里,感觉近在咫尺,雷达上显示两片雷雨已经快要连在一起了,我们尽量用好像选择避开红色的区域,可以看到飞机不断的改变着坡度在和天边的地平线来回交叉,在云间来回穿梭,像在两座连接着天与地的瀑布中间飞过,任凭着闪电划破夜空,当然由于机舱是密封的所以听不到雷鸣声。
在缝隙快要连起来的时候,飞机像一颗颗冲出云层的炮弹弹射而出,远远的把雷雨云甩在身后。
我和小涛长出了一口气,这次航班不容易啊,我这边的驾驶杆和手扶过的油门上都是汗珠,我拿出一块干燥的小毛巾擦了擦。
穿过了这片雷雨区域,前面的夜空变得一览无遗,可以看到漫天的繁星,气流也平稳了下来。
我松开了旅客安全带铃,让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已经飞了一个半小时了,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
客舱的氛围也放松了一些,有的望着窗外发呆,有的貌似在写遗书,有的干脆呼呼大睡,J博士和希希依偎在一起,这时tony坐在他一排的另外一侧,开口说道:
“虽然我很不赞同你的做法,你的胆子很大,想法很野蛮,这事儿要放在我的身上我就只有等死,毕竟我是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及时行乐才是硬道理,但不得不说,你的冒险给了这次航班一次机会,末世嘛,谁能不保证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毕竟社会在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可能已经变成另外的模样了,熟悉的人已经变得不再熟悉,有些规则就会被打破。”
“不用说的这么委婉,我知道自己的错,我伤害到了别人。做错事的人总是想为自己的错误找台阶下,找借口。我唯一想要弥补的是我对我女人缺失的爱,我想保证她活下去,我应该受到惩罚,但我希望我爱的人不要受到牵连,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看不出来你还挺深情啊,虽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