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二弟!”
结拜完毕,现场一片其乐融融。
陈豪心中就像吃了蜜一般开心,有了吕布这尊大佛做靠山,自己在将来天下大乱之时,总算不用做那扑街一般的角色了。
...
众人随即又回到了小桌旁,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只一会,一整只狍子便要被全部造光。
所幸,这时大家也全都觉得有所饱意。
“此番多谢贤侄款待了!”酒足饭饱,吕良朝着陈豪拱手谢道。
“伯父说的哪里话,小小饭食而已。”
陈豪笑着说道:“此地条件还是太过简陋了,将来若是有机会,定要邀请伯父到我老家一坐,到时候恳尽地主之谊,伯父再说款待之词不晚。”
吕良越看陈豪越觉得喜欢。
不仅家世优渥有权,为人处世更是平和不已,让人如沐春风。能甩自己儿子八条街,此番能与其结拜,真乃我儿三生修来的福分!
“哈哈哈”吕良开怀大笑道:“那贤侄,到时候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现场气氛一阵愉悦,再没有了一开始的那股剑拔弩张的感觉。
随后到了正事环节。
陈豪拿出纸笔,在已经被丫鬟收拾干净的桌子上写起信来。
信中,他先是向远在上谷的家人报了平安,随后又向他们说明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自己的所见所闻,九原乡人的惨状,包括雁门郡太守张岐的猫腻,以及自己所想到的处理方法等。
陈豪言语之中颇有暗示之举,他相信,只要叔父不傻,就一定能够看出,这是一波千载难逢的功绩石,处理的好了,就是太守之位的敲门砖。
写好信后,陈豪当着吕家等人的面,将其装裱进信封,随后交给了那名随行书童。
书童愣愣的看着陈豪,不知道自家公子这是何意。
陈豪抬抬手示意他安心不要慌张。
“信已写好,按照原定计划,吕伯父你们只需赶往上谷,将它交给在下叔父,陈彦陈公明即可!”陈豪转头朝着吕良说道。
“为了取信我叔父,就让在下的这位随行小书童陪你们一起前去!”
切,其实陈豪老早就看这名书童不顺眼了,此时正巧有此良机,当然要给他送回去。
至于为啥看他不顺眼。
你说出行带丫鬟就算了,好歹还能照顾照顾起居,最不济还能暖暖床。
你丫给我安排一书童这是要干嘛,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且自己也不是啥好学的文种,留他在,完全没有用处,丫就是一吃白饭的。
当然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
重点就是,陈豪眼红了。
丫的这书童仗着自己年龄小,天天就光明正大的和两丫鬟腻在同一辆马车里。一路上,时不时便会有丫鬟刻意压低的笑声传来。
虽说不大可能做的了什么事情,但是陈豪就是不爽。
啧,自己都没这待遇呢,你这小小书童岂能有如此享受!
于是,悲催的小书童就这么被陈豪送了回去。
当然,也是因为陈豪已经与吕布结拜,并且对方还有求于自家,且小书童也有存在的价值,陈豪这才会放心的将他交给吕家等人带回。
不然就算再不爽小书童,陈豪也不至于随便找个人就给他处理了。毕竟都是家生子,人家老爹老母都还在自己家中干活呢。
小书童顿时傻了眼。
他有些懵逼,怎么才刚出来几天,自己这就要回去了?那岂不是白枉他与家人分别之时哭的那么伤心流泪了。
...
“还是贤侄想的周到!”吕良大声赞叹着。
他哪里知道陈豪心中的那些花花肠子,只当陈豪这是在真心实意为自己等人着想。
“那事不宜迟,某等这就出发。”吕良拍了拍身上并未存在的灰尘,继续说道:“贤侄多多保重,望来日再见之时,风采更甚!”
吕布也跟着拱手道:“...大哥!此行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遇,大哥,多多保重!”
“伯父!二弟!你们也是!”
陈豪一脸的‘深情并茂’:“你们也需多多保重,到时候九原事了,若无事,尽管来洛阳寻我!”
“大哥...!”
“二弟...!”
yue
...
小书童郁闷的收拾好行礼。
而为了不让小书童回家挨骂,于是陈豪私底下又偷偷塞给了他五两银子。
事了,吕布等人翻身上马。
为了凸显对陈豪的尊重,小书童被专门安排到了和吕布同骑,只不过他与吕布的身形差距实在巨大,就像是袖珍娃娃一般,远远望去充满了喜感。
“诸君,就此别过!”
“就此别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