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玥伊默默的吃着菜,心里还没缓过劲来。
她想明白了,奇怪之处在哪里,这顿午饭干啥来了,忽然想起是要感谢九王爷和十王爷的及时相助,怎么一进门就把自己给安排出去了?
两兄弟都不再提及刚刚的话题,她也不能揪着不放,好茶好菜的吃的开心,这茬很快就翻篇了。
醉仙居的招牌菜,果然不是盖的,样样精品,味道也特别不错。
君卿凛算是第一次和苏玥伊吃饭,跟个绅士似的,时不时帮她布菜,苏玥伊也不客气,给投什么吃什么。
没等她转换话题,君卿烨的嬷嬷就在门口敲了敲门,“十皇子,还要半炷香的时间,该回宫了。”
君卿烨努了努嘴,“知道了。”
他依依不舍,眼神儿可怜巴巴的看向苏玥伊,“姐姐,等以后你若嫁给九哥进了王府,我就可以经常见到你了。”
苏玥伊微怔,看着那双祈求的眸子,小孩子童言无忌,可她也说不出让他失望的话来。
那有些低落的话语,苏玥伊也明白,君卿烨出宫一趟不容易,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
硬着头皮,点了点,安慰性的摸了摸君卿烨的脑袋,“好,回去听熙贵妃娘娘的话,照顾好你的母妃。”
跟母亲单独生活在皇宫,年纪小小就要学会察言观色,行事处处谨慎。
也是难为了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
君卿烨宝贝似的把小弩抱在怀中,点了点头。
君卿凛深深的看了一眼苏玥伊,手紧了紧,还是没有抬起来,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我送他回去。”
虽然人是被君卿凛骑着马带出来的,可宫里还是跟了马车出来。
此时,君卿凛护送着,回头看了看,便朝皇宫的方向走了。
太子因为江南水患的事情,被禁足在府中闭门思过。
这一轮朝堂之上的厮杀,苏晋和徐泾算是小胜了一局。
但是,孙家的兵权在手,太子的地位就很难动摇。
如果想要废太子,必须削减孙家的兵权。
太子出了这么大事,皇帝自然要收回一部分权利。
表面看来,太子背后的孙家,只是为了保住太子之位,交付了一部实权,实则,也算动摇了孙家根本。
而这个时候,君卿凛提出请旨赐婚的消息让孙兆得知了,自然要第一个跑来皇上面前表示不满。
孙兆说话肆无忌惮的奚落,“老臣竟不知,九王爷还有夺妻之好!”
皇帝有些不悦,“国丈此话言重了。太子不喜欢苏晋的女儿,朕也不能强人所难。如今,凛儿年纪不小了,难得跟朕请旨。”
孙兆嘴角歪斜的翘了翘,轻哼。当年自己的嫡孙安排给君卿凛,谁成想那个丫头身体那样不争气,还没到西垂就折了,好在君卿凛没有丝毫争储的意图。
“朕已经驳回了那道折子,当初也并没有给太子和苏相嫡女赐婚。两人之间的约定不算数。何来夺妻之说。”
皇帝最是看不惯孙家这副把持一切的样子。
“要人心服口服也行,九王爷交出兵权。不然,就有结党营私,手握重兵,拉拢重臣的嫌疑。”
孙兆目无一切说出了敏感又惹皇帝厌烦的心里话。
在孙兆的心里,最是忌惮的便是九王爷君卿凛了。如今苏晋和徐泾跟太子逗的热火朝天,君卿凛突然提出与苏相联姻。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孙兆怎么想怎么不踏实。
不仅兵权在手,又是将军,战功赫赫,民间的议论呼声也不容小觑。
他不能任之不管。必然第一个反对。
皇帝看了一眼,一旁沉默不语的李大人。
李大人即刻朝孙兆拱了拱手,“孙大人此话差意,做事要讲求公平。如果九王爷交出兵权,难道就没有孙家兵一家独大的嫌疑了吗?依老臣看,要九王爷交出兵权也不是不可,既然是为了避免一家独大,不如孙家也交出兵权,以后不涉及战事,这样才能说得过去。”
“你?”孙兆一噎,怒瞪李大人,可也难以反驳。毕竟避免独大一事是自己提出来的。
苏晋这方还不知情,皇帝的御书房内,因为苏玥伊的婚事,正在上演着没有战火的硝烟。
而最终的结果,为了制衡和公平,便是君卿凛和孙家均上交一半兵权。
相府的主母沈氏自从失去孩子,心理受到了创伤,提及此事就分外委屈,对苏晋的态度也比较失望。
毕竟那件事情最终都没有个定论,明显不是苏玥伊做的,可赵姨娘的嫌疑最大,只是禁足一月,却不再提起,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沈氏一人头上,不是说她年纪大了,坐不住胎,要不就是自己没有注意好之类的。
沈氏近些日子郁郁寡欢。
尤其,今日便是赵姨娘禁足满一个月的日子,一大早人到的比较齐,都来向苏老夫人请安。
自从那件事情出了之后,苏玥伊对这位苏家老太太就更没什么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