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打好,贴地砖和安装灯具与镜子以外的所有材料我都可以从城里给你们拉过来,另外还有开店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你们派人在城里买好集中在一起,我也可以帮你们用车子拉来。至于玻璃和镜子等易碎品你们就在镇子上配好,由我的人来帮助装上,一切弄好之后你们只需适当付点材料费、运费和人工费就可以了。不过你们放心,材料我只收成本价,运费也只需给点油钱就可以了。”
“啊,竟有这么好的事情呀,这让我怎么感谢你呢,看来这饭我是当仁不让了,郑大哥你可不要再抢我的功劳了。”小丽高兴地差点要跳起来说。
“那工具和设备就由我到城里买好后通知郑大哥行吗?干脆就让小丽做个现成的老板了,免得她瞎忙。”方惠自告奋勇地说。
“行行,你一样一样的买,不用着急,买好后先放你那儿,时间很充分,等你全部买好后再打我手机,我安排工具车一次性地帮小丽拉过来。”郑老大诚恳地说。
“这可真是机缘巧合,水到渠成,佳丽你太有福了,竟然遇到了既热情又乐于助人的郑大哥。”吴翠翠大笑着说。
“就是,就是,我的福气不浅,竟遇到贵人,在城里遇上了方惠姐,到这儿又逢上了郑大哥。”小丽拍手欢快地说。
余香兰忍不住过来拉着郑老大的手说:“郑大哥,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感激你,你可是我们小丽的大恩人呀。”
郑老大笑笑摆摆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不用感激,我这只是举手之劳,你们租了我们的房子,也等于是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这也是造福家乡的一大美事,我帮这点忙太应该了,古话不是说‘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吗?此等善事我何乐而不为呢。”
“对对,你说的太有水平了,我佩服至极。”洪福生敬佩道。
这时候老二郑家宝拿着草拟好的合同返回到了楼下,所有人这才安静下来,听他一条条地宣读合同,然后双方逐条讨论通过后,进入了签字认定过程,最后事情在富有诚意之下圆满地达到了双方的要求,小丽便由阿姨吴翠翠陪同与郑家老二一起前往银行办理钱款交汇手续,到了近十二点之时,所有程序全部走完,小丽的美容美发店就在郑家小二楼中即将诞生。洪福生此时高兴地老脸都笑开了花,郑家老俩口也充满欢笑在向小丽表示祝贺,大伙儿同时融入了喜庆祥和的气氛,洪福生便趁热打铁地对所有人说道:“一切太理想,太如愿了,我们不虚此行,应该庆贺庆贺,大家伙一起到饭店痛痛快快地干一杯。”
“好,好……”众人齐声响应,不多时在银龙镇上最大的一家酒店的一个包间里,两家上下九口人坐在了一起。
第二十二章
好事应该是多磨的,然而余小丽回乡开店的头一件大事却是在极其顺利的情况下得以解决。也许正是因为太顺利了,所以在后面的装饰和布置过程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天的酒席宴散后,郑家两兄弟就将他们的老父母接到城里居住了,整个小二楼就留给了小丽。当郑老汉将卷帘门和玻璃门的钥匙交到小丽手上之时,小丽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向郑姓两代人一一致谢,这样郑家人就开车走了,小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座独门四间屋子的主人。紧接着洪福生与吴翠翠也十分满意地打道回府,方惠接受了购买尚未配齐的理发及美容用具以及理发椅和必需备用的设备之任务,也欲随洪福生夫妇一道离去,小丽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和他们道别,并叮嘱他们一定要过来参加开业典礼,这三人愉快地应承以后即和余香兰握手告别,也上车向省城方向驶去,小丽目送着那小车渐渐地消失在视线中,才回过身来,抖着手里的钥匙笑嘻嘻地对妈妈说道:“妈妈,我太激动了,想不到回乡开店的第一件大事居然办得这么顺利,下面的事情也都有了眉目,从现在起到开业时我就成了个甩手掌柜了。”
“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万事开头难,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会这么顺利的,你还是要有个应付困难问题出现的思想准备,还甩手掌柜呢,办执照、做门头,定制灯具和玻璃镜子这些事情不都需要你去办去跑吗?甩手就能把这些事情给甩回来吗?真是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我知道,我知道,明天我就去办理营业执照和一些相关的许可证,手续齐全了才能开业呀。”
“那这会儿没事了,跟我回家去吃晚饭好吗?我弄点你最喜欢吃的菜犒劳犒劳你行吗?”
“啊,跟你回去吃晚饭呀,不,我不想见到那个人,和他在一个桌上吃饭,我会感到倒胃口的。”
“何必呢,那件事情已经过去八年了,你干嘛还那么不待见他呢,就坐在一桌吃个饭有什么关系呢?你不愿和他说话不理他不就结了,谁又不会责怪你的。”
“事情是过去八年了,可那件事情给我造成的伤害却一直没有离开过我,要不然我也不会到现在还一个人生活,想起那事我就恨得牙痒痒的。”
“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