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人得罪宰相做什么。”
和亲王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他以为太后久居宫中,对于外面的事情不大清楚,而且由于自己的原因,太后一直不怎么喜欢国主,所以国主也很少单独看望太后,都是和亲王在的时候才会陪着一起,自然也就很少谈及朝政的问题,偶尔会有一些宫女太监多一句嘴才会知道一些前朝的事情。
“母后,朝堂之事说不清楚的,宰相也不是当初被您提拔起来的那个宰相了。”
太后瞪了和亲王一眼说道
“再怎么说,他也是我风朝的宰相,这些年他国来犯,都是他劝退了敌人,不管他怎么闹腾,只要哀家发话,他不敢不听的,你皇兄就是没脑子,一个劲的要打压这个打压那个,当然宰相心里不痛快了啊,可不得跟他反着来。”
和亲王知道说服不了太后,也就不再继续说这个话题了,宰相曾经救过太后,这个天下皆知,若不是因为有这一份功劳在,也不会这么顺利的就做到了风朝的宰相之位。
“哎,青儿,你知道吗,当年你父亲想要立太子的时候我是希望你来当太子的,跟你哥哥比起来,哀家更疼你一些,你哥哥打小就心思重,哀家怕这天下交到他手上,会被他毁掉。”
和亲王赶紧看向周围,还好只有一个掌事姑姑在旁边,这个掌事姑姑是从小就在太后身边了,几十年的老人,和亲王才放下心来。
“母后,您说这个干什么啊,皇兄心思重,我何尝不知道,但是您也不能把这个想法告诉我啊,皇兄这些年做的事情我都看在眼里,皇兄很不容易。”
“你紧张个什么,这国主之位若不是你哥哥的,就是你的,你们两个都是嫡子,都有资格继承国主之位,哀家看这些年你皇兄只知道跟宰相斗,哀家心里也担忧啊,早知道当初哀家就应该坚持让你们父亲立你为国主的。”
和亲王不敢再继续聊下去了,太后是太后,亲王是亲王,虽然一母同胞,可是在至尊之位面前,亲王跟臣子又有什么区别,国主动不了太后,但是动亲王还是可以的,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只要罪名足够大,也就没什么了,能治亲王的罪名也就只有一种了,那就是谋反。
和亲王跟太后随便聊了几句,然后就出宫了,也没有去跟国主打招呼,心里一直想着太后说的那些话。
“太后,我看王爷好像没有那个想法啊。”
“他的性子一直是这样,随和谦逊,什么都不想要,可是哀家不得不为他考虑,这些年国主对他做的事情,他却浑然不知,都是骨肉兄弟,怎么叫人不伤心呢。”
掌事姑姑没有继续说话了,她清楚所有的事情,对太后也是忠心无二,这后宫里面就算是没有那个嫔妃不给这个掌事姑姑三分脸面的。
“让你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
“都已经安排好了,只是奴婢有一事想不明白,国主为何要逼宰相谋反呢?”
“无外乎两种情况,第一个是稳操胜券了,得有个罪名安上去让民心不失,第二个就是不得不这样做,至于是什么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宰相那个狗东西,哀家让他顺应国主的意思提拔年轻人,他居然这么不听话,既然这样,那哀家就必须敲打一下他了。”
随后太后对着掌事姑姑小声的说了几句胡,掌事姑姑得了命令也出宫了。
和亲王出宫以后,去了天上人间,这诺大的京都,只有刘一文能够跟自己聊上几句,其他人都以为自己是一个不做事的王爷,都是一些酒肉朋友,其他的只能算心腹,很多话不敢讲。
来到天上人间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刘一文这几天不打算出门了,现在的局势无非就是看宰相那边的兵马怎么安排的,自己得到消息以后,等着宰相动手就可以,国主也是这样等着,宰相不出兵,就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治罪,宋词收集到消息就会派竹林送过来,自己安心的在家里练轻功。
得知和亲王来了,刘一文才收拾了一下,洗了个澡,换了身赶紧的衣裳,刚开始练轻功,摔了不少跟斗。
“王爷今日怎么有兴致来我这里了啊,应该我去拜会王爷的,只是最近事情太多,挪不开身。”
“过来跟你聊聊天,倒是没有什么大事,你方才在做什么呢,让本王等这么久。”
“最近在练武呢,没事做嘛,王爷来了,我总不能带着一身泥见王爷吧,到书房喝茶吧,我夫人又帮我寻了一些好茶叶,王爷尝尝。”
两人去了书房,刘一文让外面打扫的下人也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