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男人他来了!
1830年。年迈的威廉三世早已力不从心,早在他正式任命理查德为总理之前,理查德就可以说已经掌握了德意士的各项实际权力。
理查德正式上台的第二天,就解散了议会制。半个月后,国家的立法权和执行权就此完全掌握在了理查德手里。
1830年1月,威镰三世已经时日不多,他命人请来了理查德,并直接称呼他为“陛下”,然后说了些忠告他的话,但可惜没人能阻止得了理查德这个恶魔,他成为德意士王国最强之一,最坏之一的首任总统。
由于理查德已出任总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民的表决将使他正式获得这个职衔。此外,理查德还希望在官方的用词及一般的场合中,一律称他为“陛下”。事实上,所有的德国士兵都把这个惯用语当做一个新誓言,它取代了以往宣誓的对象——宪法,士兵们不再对人民和祖国承担义务,而是对理查德人负责。
在理查德上台后,就是抓准德国民众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瞬间成为德国民众心中的偶像。想要获得民众支持,上台后的理查德对内烧了三把火,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解决民众的失业率,他发表告德意志同胞书,要解救德国民众,解决他们的工作。要知道当时欧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各国的失业率暴涨,就连其他国家也都面临着大批人员的失业。更何况,整个欧洲当时都面对这个问题,而理查德上台后却有效解决了德意士民众的失业率。
他提出统一的欧洲才会更好的渡过这段黑暗时期,和英法等国做了大量的谈判工作,在1831年,法国首先开放两方边境,增大贸易量和交易量,有效的提高了两国的经济增长,得到甜头的其他国家也跟着开放了边境,使得欧洲境内出现了生气勃勃,起死回生的黄金时期;
理查德提出,“统一的经济会使大家渡过寒冷,能让我们抱团取暖!”
让西方民众看到了希望,认为理查德是可以让德国民众和大家过上幸福生活。还别说,正是在理查德上台后,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改善了德意士民众的生活水平,据说当时还有一千多万德国民众享受了带薪疗养的待遇。这样的生活,不正是德意士民众期盼已久的吗。因此德意士也成为德国民众眼中,最有能力的统治者,认为只有他才还能够让德国走上富强之路。
第二把放弃凡尔赛条约:
要知道,一战后的欧洲诸国跟着凡尔赛条约规定,是不能养太多的军队的,也不能私自扩张,以及生产武器装备。理查德又放弃战争索赔,这一项措施,也让赢得了民众的支持,毕竟巨额的赔偿给德国,以及西方民众带来了困难。他主动放弃了战胜国的优厚待遇,鼓励西方各国发展经济和军事能力
三全方面调节经济
理查德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化经济调节机关,1830-1833年秋,帝国经济部是最高中央调节机关。它下面设有各种专业管理局,分管各工业部门、农业、市场、对外贸易、物价等等。
同时,根据1832年的“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在原有企业主联合会及各垄断组织基础上,新设立了按部门和按地区的两类经济调节机构,交由垄断寡头及其亲信直接掌握。部门调节机构的组织形式是经济集团,共有四级。
这两类调解机关都具有政府机构的权力,它们统一归帝国经济部下设的全德经济院管辖,同时,两者的地方基层组织又是同一的东西。通过各级经济集团和省经济厅系统,在有关中央专业管理局的协同之下,企图自上而下地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双重交叉控制。
另外,1833年7月,在帝国经济部下面还设立了“德国经济总委员会”,它是由垄断寡头直接把持的备战经济总参谋部,拥有很大权力,负责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和法令的制订工作。 至此,他的机构已形成为一个自中央到地方的庞大体系,按军事化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1832年秋,“四年计划全权督办”戈林又设立了一个调节机构“四年计划全权机关”,引起了两大机关职能的重复。 有计划的经济使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英、法、美。1832-1836年,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德国军火生产增长11.5倍。
四全面把控资本
理查德时期,德国国家所掌握的股份资本绝对和相对额都增长。1“国有的”股份资本额,由29亿马克提高到36亿马克,它在全国股份资本总额中的比重,由13.2%上升到17%。1834年,德国国家垄断资本共计248亿马克,占全国总资本的五分之一。 在扩大国有化的同时,把财产重新私有化的政策。当时的德国政府为挽救一系列垄断资本集团,以优惠价格收购了柏林各大银行的大部分股票和一系列大工业公司的部分股票。随着这些企业的扭亏为盈,他把大额股票廉价卖给有关的私人垄断资本集团。在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垄断企业同政府的结合也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