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圣贤怀天下,全心无私传文明。
故居门前师传道,平等思想千古鸣。
秦正他们转了两趟车,坐了几个小时车才到目的地,这会心情特别舒畅。很多人来瞻仰伟人故居,到哪里都有人在排队等候参观。
秦正虽然是第二次过来,还是很激动,陪着他们去参观毛爷爷故居,还去了毛爷爷祖居、毛爷爷父母坟、祖坟,他第一次没去过的地方,这次都去了。
从祖屋参观出来之后,大家一起吃臭豆腐,尝个新鲜。
一路上,颜静负责拍照,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留念,而秦正一边走一边给秦淮他们说革命故事,古代历史故事。
秦正赞叹道:“毛爷爷实行男女平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书法自成一家毛体,神韵俱合,形神兼备。他的文章天下第一,通俗易懂,有启智作用,让人掌握做人做事的方法。他的诗歌意境深远、气势如虹、波澜壮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他的军事才华无人能敌,提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普及文化教育。不愧为五千年以来天下第一人。”
颜静等人都点头称是。秦正想了想,看着他们说道:“读书能获取信息,提高文化素养。既有为功利或者实用性的读书,也有为陶冶情操的读书。无论什么年代读书都有大作用,对普通人来说,学历高比学历低的人多了很多选择权;对出来工作的人来说,读书多,触类旁通,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工作生活中,会有助于工作和生活。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读书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人的决心大、志向大,做事有方法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毛爷爷的决心大不大?”
秦淮道:“那肯定大啊,毛爷爷的那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就说明他从小就有大决心。”
秦正点头道:“是的。毛爷爷为了寻求救国之道,求知若渴,博览群书。毛当初毛爷爷因为只是师范生,出身低,没有留过学,是被人排挤过的。当时很多领导人是高学历的,大多数都出身不凡。毛爷爷学历虽不是最高的,但读的书却非常多,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所以他最终能以自己的实力得到众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据报道,他读了九万多册书。而且他对于经典书籍还反复读,反复地研究。”
秦正看了一眼他们,接着说:“据说,毛爷爷《资治通鉴》读了十几遍,《三国演义》读了一辈子。《老子》,也就是《道德经》,毛爷爷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读,而且读了很多不同的注解,他说王弼的注解是最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道德经里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一脉相承的。他很多打仗的方法和理论都跟《道德经》一脉相承,比如曲折中前进跟《道德经》里的曲则全,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跟《道德经》里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我认为毛爷爷读《道德经》是很透彻的。他写的《矛盾论》是超越时空绝世天才之作,通过矛盾论揭露普遍性和特殊性,抓住共性就能抓住事物的根本。矛盾论就是对立和统一,跟《道德经》也是息息相关。”
颜静他们听了内心不由泛起一种焦躁感:伟人这么努力,对比之下,自己读的书真是太少了。
对着一池碧绿的水,秦正激情澎湃地说道:“中华经典文化是智慧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根源,指导了我们的思想,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消失了三大文明,只有我们中华民族还生生不息,发展昌盛,虽然曾经短途打了个瞌睡,但他已经醒来,必将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大家都被秦正的语言所感染,为身为华夏子孙后代而自豪,血液沸腾。
颜静道:“被你一说,我觉得经典文化更加魅力无穷,之前因为是文言文,我都没有好好地去读古典文化。我之前抄了一遍《道德经》,没有细读,后来又背过几篇,现在都忘光了。”
秦正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书开始读时以为明了,后来再读会发现不一定是你原来理解的那样。有的书写几百万字终极阐述的不过是经典中一句话,或者一个字,如果没时间海量读书,就一定要读众书中的经典,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思想。”
当晚一行人入住民宿,休整了一会后,在一楼饭厅里点菜准备吃晚餐。
菜单中除了瓜菜汤和青菜没有辣椒,其他的都是辣菜,就算是红烧肉也有辣椒。秦淮平时一点辣椒都不吃的,今天也破戒了。大家都辣得热汗出来了。
元万里用纸巾抹了一把汗,笑道:“来到这里旅游不吃辣的,好像缺点什么,虽然是辣,还是吃点好,这样才圆满。”
秦正感觉被辣得精神振奋,笑道:“其实我是喜欢吃辣椒的,只是因为牙周炎和牛皮癣不能吃。”
颜静喝口茶祛辣,道:“这里的水土吃辣椒应该不上火。不怕的,吃多点。山多的地方水寒,吃辣椒和生姜不上火还可以驱寒。”
秦正道:“对,有道理,吃了辣椒,得多喝些这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