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和为贵,长者有方后辈规。
上抱下护厚德力,为无为以清净归。
秦正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做过家务,所以结婚后要一下子改变很难。他上班时间一心在股市上,一般下午煮饭时间他都跟文心出去散步了。
这段时间,他的站桩和诵读《道德经》都全部放下了,连午休时间都不能准时进行。
黄佛体是一个喜欢做外务的人,她白天经常去菜园子浇菜,摘菜回来,她每天早上煮好早餐,买好鱼和肉。
秦正知道颜静不会剖鱼,所以对黄佛体说:“妈,阿静她不会弄鱼,你先把鱼弄干净。”黄佛体道:“好,那我就把鱼弄好才出去淋菜。”
黄佛体有时候先把鱼搞好再出门,如果有排骨猪脚也提前剁好,有时候一大早就鱼和瘦肉一锅蒸熟了。颜静这段时间就煮饭,搞卫生,洗一家子的衣服。
每天大家都吃了饭之后不洗碗,黄佛体习惯留着早上洗,颜静习惯了吃完饭后洗碗,看到一大盘碗泡在水里,所以自己就动手洗。秦正偶尔帮她打打下手。
颜静干活动作慢,以前做一两个人的家务活,感觉还没什么问题,突然增多了,感觉没什么时间。她感觉自己几乎就一天大部分时间在家务上消耗了。她跟秦正抱怨道:“每天洗菜、洗锅、炒菜、洗三次碗筷,我的手都变粗了。如果家里像公司一样,大家各司其职,互相合作那就不错了。”
秦正不喜欢家里吵吵闹闹的,说道:“尽量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人靠自觉的,家里。”
颜静有什么卫生意见要提,一般也不好意思直接跟黄佛体说,就跟秦正说:“你让阿妈注意一下卫生,家里的菜板一定要洗干净才能用。我觉得你跟她提意见达到的效果会比自己去说更好,毕竟你了解她的接受程度。”
秦正点头道:“我找机会跟她说。她习惯是这样的,很难改的。你看着不习惯就只能自己辛苦点搞干净了。以前家里很多事务是我奶奶和我爸做的,我妈不擅长做这些。如果做外面的田地苦力工,她多少都能做,以前十四五岁能挑200斤的东西。现在体力也很好,地里的番薯都是她自己种,自己挖回来。她有时候帮人助念都通宵熬夜,一天能念几部经书。”
颜静扶额道:“天啊,能挑那么重的东西,我挑两个桶都觉得沉。她太强了,我比不了,不是一个重力境界的人。”秦正道:“是呀,她干起活来很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看人要看优点。只看缺点的话,就天天吵架了。”
秦正其实知道她说话有时候太直接,也不想她直接面对黄佛体提意见,一切以和睦为主,所以乐得做个中间人。毕竟两代人思想观念不同,卫生观念也不同,短时间相处还没问题,时间长 了,秦正怕她们有婆媳矛盾。
黄佛体对颜静倒是客客气气的,有一次在大厅的时候,有个人来跟她说家里的儿子媳妇在吵架,她对那妇女说:“儿子和儿媳妇要是有矛盾,一定要帮儿媳妇。儿子怎么骂都可以,如果你帮你儿子说儿媳妇的不是,就会让儿媳妇心凉。家庭要和睦做事才能顺利呀,你帮你儿子,你儿媳妇就会觉得自己是外人,家庭就不和睦了。”
那妇女说:“听你这么说也有道理,我回去要好好说说我儿子。”
颜静在厨房洗菜,听到了她们聊天,觉得这位婆婆还挺好的,回房间,小声对秦正说:“阿妈人还好,对卫生要求不能要求太多,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她对自己也是那样的,不是针对我才是那样做的。只是有的卫生习惯对她也不好的,还是得提醒一下她。”
秦正微微一笑,为了颜静和母亲的和谐努力,说道:“阿妈对儿媳妇一直都挺好的,她的事情你少管,她为人喜欢自由,也不想被人管。她脾气很暴躁的,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如果真的惹到她,发火就麻烦了。”
颜静点头:“幸亏她是学佛的,现在看来脾气已经改了很多。”
秦正眉头夹起来,说道:“改变是肯定有的,如果跟她说多了,也会惹人厌烦。你在家里少管其他人,看到有什么活就做什么就行了。你没看我都很少出声吗?因为有的事情说了也没用,没到那一步,有的话说出来也没人听的。”
颜静看着他严肃的样子,说道:“好吧,我也没说她什么呀。只是让她注意卫生也是为她好,让她不要老是吃冰的,不要喝凉粥,以防伤胃。”
秦正道:“老人家习惯了,哪里能听你几句话就轻易改变几十年的习惯。比如叫你不熬夜,你能一下子改掉不?”颜静嘿嘿一笑。
秦正道:“我妈这样算是好的了。我奶奶脾气温和,从来没跟我妈吵过架。我以前听过一些别家婆媳不和的事情,有儿媳妇把打碎的玻璃放到粥里给婆婆喝的事情发生。”
颜静觉得不可思议,说道:“这样的事情也太可怕了。我反正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婚假结束前,秦正和颜静逐渐把东西都收拾起来,该打包的打包好,准备去广城了。
中秋假期结束秦东和秦亮就去上班了,秦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