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教无定法(1 / 2)

收服少年心不逆,一视同仁无偏倚。

月夜不归大堤走,因材施教有所依。

学生感受得到秦正的真心,所以学生才会对秦正好。而秦正对学生也是呕心沥血,不辞辛劳,无论是听话的,还是不听话的,都做到公平对待。

陈明业活动积极,写字很认真,学习也积极主动,头脑灵活,是个非常喜欢发问的学生,也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未知的世界很很好奇,但他不喜欢沉下心看书,喜欢发问式的探求新知识,比如他会问“秦老师,为什么月亮会圆,有时候又是缺的?”

秦正耐心回答了后,就跟他说:“你应该多看看科普类的书本,学会独立思考。”陈明业笑道:“老师,我知道你懂,问你就行了,你就是我的百科全书。”秦正啼笑皆非,笑道:“我不是万金油,不是万能的,你想学更多知识,各种各样的书本都有得学习。书上有标准答案。”

初二(3)班里有一位很听话的女学生叫曾晓妹,平时学习很认真,但是很害羞,有一天下午她肚子痛,实在熬不住了,才让要好的女同学木喜梅去告诉秦正老师。

秦正马上通知曾晓妹的家长,但是她家里人说在外地上班,今天赶不回来,要明天才能赶到。秦正了解情况后带曾晓妹去附近的镇医院,并叫上木喜梅扶着曾晓妹。

在等候的时候,秦正问曾晓妹:“你具体是在哪个部位痛?”曾晓妹有点脸色发白,回想了一下说:“有时候肚子在左边,有时候在右边,有时候又上边、下边痛。”秦正:“你有吃错了什么吗?”曾晓妹说:“就平常这样吃东西,也没吃什么呀。”

等了几个人,终于轮到了曾晓妹,医生给曾晓妹看了一下就说:“这是阑尾炎,要马上动手术,要家里人签名手术的。”

秦正不赞同他的判断,就说道:“医生,阑尾炎是在右边痛的,她现在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痛处不定,看着不像阑尾炎。而且她的家长今天也赶不回来签名。”医生想了想说:“那就等等看明天是什么情况。”

以防万一,秦正决定让曾晓妹在医院休息观察一下。秦正认为就算阑尾炎也是热症引起的,而且女生都喜欢吃香喝辣的,容易上火。所以他让木喜梅去买了一大包板蓝根,直接冲了3小包,给曾晓妹喝了。然后三人在医院坐了一两个小时,曾晓妹说感觉好了很多,不痛了。秦正松了一口气,带她们回校。

晚上,秦正怕自己判断失误,告诉曾晓妹和木喜梅:“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我。我晚上不回去了,在校园里的亭子过一夜。”曾晓妹点头说:“好的,谢谢老师。”

每天晚上门卫会把宿舍楼大门锁上,亭子离宿舍很近,如果曾晓妹需要去医院,可以第一时间大声喊秦正,他听到就可以及时叫上门卫开宿舍楼的大门。

当天晚上下了雨,秦正在亭子守夜,还好不是大冬天,只是蚊子比较多。夜越来越深了,秦正坐着坐着就打了瞌睡,干脆躺在亭子的板凳上,他不是躺下就能睡的人,又担心曾晓妹病发,不敢睡死,只是闭着眼养神。还好一夜无事。

第二天曾晓妹的家人从外地赶回来,接她去市里的医院看医生,确诊曾晓妹是肠胃炎。医生开了药给曾晓妹,她吃完了之后也还是偶尔会痛一下,不能完全恢复。

秦正知道她的情况后,就带曾晓妹去三姑爷的家里看。秦正的三姑爷是一位在镇上行医的老中医,很多人找他看病的。三姑爷给曾晓妹开了几副中药。

秦正跟曾晓妹说:“你在学校不方便煲药,就在我家里煲药吧。”曾晓妹点头答应。她不懂怎么煲药,秦正怕她把水煲干了,就亲自把药煲好了给她喝。喝了这几幅药就没有听到曾晓妹说肚子痛了。

龙敖天和曹武的家庭环境有点复杂,秦正担心他们沾染了坏习惯,所以很注意他们的动向。

有一次在周末的时候刮风下雨,但是因为学生都回校住宿,所以周一并没有停课。哪里料到龙敖天和曹武几个学生都没有回来住宿、上课,也没有请假。秦正直接找到他们村,然后问人找到龙敖天和曹武家。这两人都不在家,只得再问人,找到另外一位学生家。

秦正到了地方一看,好家伙,几个学生还在睡觉呢。看到秦正来了,几个家伙衣服都来不及穿,穿着短裤就像猴子一般灵活地爬墙头逃走。秦正就近抄起长竹竿吓唬道:“走吧,走吧,看我不打断你们的腿!”吓得龙敖天和曹武带头停了下来,说:“秦老师,我们马上回去上课。”

秦正被他们气到了,怒道:“该读书的时间还在睡觉,你们长本事了!我找了你们半天,渴了,累了,休息一下,等下再一起回去。”

曹武头脑灵活,笑道:“好的,秦老师,你等一下。”曹武派了两个人出去抱了一个西瓜回来。曹武切开西瓜拿到秦正面前说:“老师,辛苦了,吃西瓜解解渴。”师生几位一起吃了西瓜,就一起回学校了,秦正在路上开启了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

有了秦正的教育,龙敖天和曹武在课堂上还算听话,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们晚上还是会经常带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