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不疯狂枉少年(1 / 2)

随着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美元的汇率却是不断的下跌。

这期的期货交易市场已经彻底乱套,各国在大量储备黄金的时候,相应的其他期货交易就出现了疲软,白糖、化肥等农作物产品的交易陷入了低谷,价格大幅度的下跌。已经接近基本造价,有的已经开始亏本甩卖了。各国开始快速回流资金,并全部投入黄金期货交易中去。

通过大使馆的渠道,蒙勇让辛有志同国内迅速取得联系。把国家今年的外贸进口农作物产品的账单拿到,按照需求,大量购买我国急需的物资。就跟白捡一样。但跟黄金期货交易一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黄金期货交易的疯狂,让蒙勇在其他的期货交易中,疯狂扫底。大批国内所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回国内。给国家省了大笔的外汇。原本是需要给蒙勇拨款的,蒙勇都拒绝了。用银行户头里的钱足够用。

不用拨款,又有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回。这种骚操作把国内的一些人惊得不要不要的。

1970年10月5日,星期一,日内瓦银行,3017室。

这三个多月随着大批资金的注入,黄金期货交易价格突破了400美元的大关,并且在400美元的价格上徘徊不定。此时各个交易中心的大客户出现了判断的迷茫,历史上从没出现这么高的价格,这个价格给人的感觉就是已经到了最高点。纷纷开始抛售获利套现。防止被套死。

也就在交易中心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价格越涨,卖单越多,并且出现大批做空黄金期货价格的单子。

使黄金期货交易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价格一度跌破300美元,并还有继续下跌的迹象。

蒙勇知道黄金期货交易价格远没到后世的最高点835美元。所以这些操作不过是期货交易中的反复而已。

为了利益最大化,在400美元左右的时候,蒙勇全部清仓。用一小部分钱给国家购置急需的物资。并且提现一半的资金950万美元。这些钱通过大使馆渠道,安全送回国内。蒙勇知道,国内的外汇储备已经见底,急需补充。蒙勇把钱送回国,有种雪中送炭的味道。

接下来,蒙勇就等这个时候了,大家不看好价格还能再次回涨,纷纷做空的时候,再次强势进场,全部投入做多黄金期货交易价格。

对于蒙勇的操作,李伟和梅格利亚与蒙勇出现了分歧,他们认为现在做多黄金期货交易价格,有些冒险,毕竟除了蒙勇,大家都不看好价格还能上涨。

“蒙勇,我感觉黄金的价格已经是到头了,我们应该做空。不应该继续做多了”李伟边喝着咖啡边说。

“我不同意,现在各个交易中心的大客户都在做空黄金价格,我认为这是个机会,我看好还能涨上去。”梅格利亚驳斥李伟说。

“现在美元在逐渐贬值,你们的法郎也越来越值钱了。大家都在购买黄金饰品,同样的钱之前能买一克,现在能买差不多两克。”蒙勇说道。接着又说:

“盛世黄金乱世古董,我们的老话告诉我们,一旦大家都购买黄金,那就离乱世不远了。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多赚一些钱。毕竟这样的机会不是年年都有的。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不能把真实的原因告诉李伟和梅格利亚。只能胡诌八扯一下。继续说道。

“美帝政府还没出手救世,他们不可能放任美元贬值的,等他们出手我们在撤离就赶趟。我认为还有上涨的空间。所以我坚持继续做多黄金期货交易价格。”

“我同意蒙勇的看法”梅格利亚强调一下说。

看着蒙勇和妻子梅格利亚都坚持做多黄金期货交易价格,李伟也没再坚持。沉默不语的继续喝着咖啡。

在今天交易截止时间前,随着科贝尔最后一笔简易落地,全部建仓完毕。简单整理下衣服,蒙勇对李伟他们说道,“忙了这么多天,还没好好休息一下,正好今天刚建完仓,我请客一起去吃饭放松一下。”科贝尔拒绝了蒙勇的邀请,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能和蒙勇他们去吃饭,谢绝了蒙勇的好心提议。

蒙勇四人溜达来到Lillo,吃了一顿昂贵的西餐,花了200多美元。蒙勇没啥感觉,可是辛有志却是心疼的不要不要的。这些钱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可以生活几年的了。

回到小楼里,梅格利亚和李伟说,“亲爱的,以后对生意上的事,我们尽量不要给出意见,”

“为什么?”

“你难道看不出来?蒙勇是很有想法的人?”

“那又怎样?我们可是股东,公司又不是他一个人的。”

“公司就是他一个人的,你想想,我们投入的钱,大部分买了房子,如果硬说我们是股东也没问题,毕竟我们有合同”

“可是你想过没有,没有我们,蒙勇还不是可以自己投资,这样就不会给别人分红了,赚的也更多?为什么会把我们拉进他的公司呢?”

“为什么?”李伟一时也没想明白,就问道。

梅格利亚继续说:“因为他的身份、他的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