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诗在明家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所做出来的丰功伟绩,明诗被勒令在家里禁足三天,不准出门。
至于已经只等着收拾屋顶的小木屋,则被明爸接手了。
好歹也是个房子,做的还相当的结实,自家闺女这个年纪是弄不出来的,更何况只有她一个人,有秘密是肯定的,只不过撬不开嘴也没办法,只能之后仔细观察。
其实在明爸看来,明诗弄得这个木房子,比一般的房子都要好太多了,现在只差封屋顶和玻璃了。
就算明诗再有本事这两个东西也不是能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的,只能去买了。
这也幸好明爸接过手了。
晚上明爸和明妈躲在凉被里说着明诗,一致觉得是不是在家里太闲了,没事干的,实在不行今年就送去上学吧,学校里也有7岁上学的。
最后决定送明诗去上学,现在八月中旬,到月底报名,什么也不耽误,明妈自己有身子,也不能照顾明诗,还不如送学校去。
明诗自是不知道自己的一顿骚操作,把自己提前送进了学校,从此失去了自由浪的权利,她现在还睡得正香甜呢。
要不然说心宽的人,什么都好呢。
明诗第二天起来就开始伏低做小,哄着家里的两位皇上母后大人。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当然要哄一哄啊,毕竟这次的事情确实挺出格的。
为了这个小木屋,明诗还做了一个三角梯子。
屋子的面积虽然是二十平,但是明诗把屋外四周也留了一平米的走廊出来。
明爸现在就在这里看着,后面怎么弄,绕了一圈出来,不禁感慨,这屋子做的确实没毛病,挺实用的。
在明爸上班回家建屋子,明诗在家努力表现自己,明妈冷眼旁观中度过。
到了29这一日,明诗被明妈带着去了离家只有十分钟路程的上村。
这个小学是建立在王村和雾隐村交界处的,所以离两个村子都不远,离其他的村子就很远了,有的山里面的村子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
明诗被明妈拉着进了学校,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来干嘛的,只以为明妈是有事情。
因为报名期间,学校里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
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的。
现在的小学右边是新建成的两层教学楼,可以让一到五年级都在里面上课,还有教师的办公室两个,物料室一间,其他的明诗就记得不太清楚了。
至于六年级?
……
不好意思,明诗他们没有六年级,只要上完五年级就能考初中了,还没改革呢。
左边是不大的操场,中央有个圆形花坛,占地面积挺大的,只不过里面只种了一棵大榕树,树冠茂密,遮住了整个花坛,要俩人合抱才能抱住树干。
过了花坛就是垃圾堆,再过去才是水池子,水池子边一排平房,有两间是作为学前班存在的,剩下的则是职工的单身宿舍。
现在看着这一排的平房,还没有记忆里的那般破旧,那刷了红漆的木门还屹立在那里,没有破烂不堪。
明诗被明妈拉着小手走上了新楼的楼梯上了二楼。
到现在明诗大抵是有了点猜测,不会是要送自己提前来学校吧。
明诗有些不安,这和上辈子不一样了,要是提前上学还能遇到以后得同学吗?
“妈妈,我是要提前上学吗?”明诗还是不死心的问了出来。
明妈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多解释什么。
明诗还想问这什么,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来到办公室门外了,刚好门从里面拉开,出来了一位带着自家孙子报名的奶奶。
俩人给这位祖孙让路,之后走了进去。
明诗回头看了看白白净净的小男孩,和自己差不多高,看着总有点眼熟,就是想不起来了。
明妈进去的时候看见明诗还在往后看,拉了拉明诗,明诗这才回头和明妈一起进去。
明妈和老师客气的攀谈这,明诗就在一边安安静静的听着,最后明妈交了一百多的学费收尾。
“那张校长,我们一号直接来上课的时候在分班吗?还是?”明妈站起来问道。
张校长笑呵呵的“不是的,现在已经分好班级了,你们家孩子在学前一班,你放心一班里面也有几个和你家孩子一样岁数的,我们会叫陈老师带一班的,她你是知道的。”
明妈这才点了点头。
陈老师这个人虽然挺一板一眼的,但也很负责,而且人家也是教了二十年的书了,不说都是低年级,就是带孩子的经验二十年也称为专家了。
她家就住在明二婶家隔壁,都是相熟的人家,当时准备送明诗来上学的时候夫妻俩人也是打听过的,才有此决定。
之后明妈和明爸还要去陈老师家里走一趟的,这就不是明诗所知道的了。
事情已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