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1 / 2)

这顿早饭明诗吃的很香,那几天胃口不好,吃的也少了不少,为此明妈只觉得糟心,明诗本来就没啥二两肉,这一个星期下来眼瞅着又瘦了一点。

这会儿看明诗胃口好,也是很高兴的。

吃过饭,明妈没叫明诗动,碗筷明妈去洗的。

明诗其实觉得自己已经好了,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没问题的,很何况这还是自己吃过的碗。

不过看着明妈一副慈母心肠,明诗还是不和老母亲抢着干活了。

没过多久,明妈把碗筷,和大锅灶全部洗干净摆放好,拉着明诗让她坐在堂前的小椅子上。

明妈:“坐着别动,妈妈马上来。”

明诗:“?”

也不管一脸懵的明诗,明妈自顾自的去了厨房弄了半碗水,拿了一支筷子回来,还有一个碗里装了米

明诗更是一头雾水了。

明诗不解的问道:“妈妈,你干嘛呀?”

明妈不理明诗,直接把碗放在堂前的大门口里面靠近墙的位置。

就在那里神神叨叨了,问是谁来了自己家,一个人一个人的问了过去,问一个就放一次筷子,问一个就放一次,当问到前段时间上山的江老头的时候,竟然立住了。

明诗:“?”这是什么神奇的操作?这筷子怎么立住的?

明诗好奇的伸直了脖子往前看。

只见明妈脸上表情一变,眼神一厉就骂了起来,怎么骂的难听,就怎么骂。

农村妇女骂人都是带着些不堪入耳的词汇,还带连着家里的祖宗十八代的。

只让明诗在一边听的大开眼界。

她后来长到28岁也没在自己记忆中听到过这么多的词汇,而且她印象中遇到农村人吵架干架的也不多。

明诗只觉得惊呆了。

等明妈骂够了?也或许是口渴了,停下话头,从米碗里抓了一把大米,往筷子上一撒,筷子竟然没倒下。

明诗看着那碗水里的筷子眼神都不对了。

她仔细看着这筷子,都快看出斗鸡眼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看来自己没有天赋异禀通阴阳之类的技能,明诗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她还是很怕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小时候听个吓人的鬼故事都会睡不着觉的。

但是一把米没让筷子倒下去的明妈可就生气了。

直接又开始骂了起来,比之前还难听,等骂过了之后又撒了一把米,这一次筷子终于倒下了。

明妈很满意,嘴里还念叨着:“这老头子真是欠骂。死了还来祸害人。”

明诗看着这一出结束了,心里还是有些毛毛的,总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归对这些还是抱着些敬畏之心的比较好。

这用过的水碗明妈直接拿出去倒了,地上没用完的大米,明妈倒回了米袋子,至于用过的米,明妈就扫了起来给自家养的鸡吃,也不浪费。

现在家里吃的米,还是明家自己种的,楼梯下面有个小的粮仓,里面都是晒好的稻子还未去壳的,等家里的米吃的差不多了就会带从那里拿一袋稻子去加工作坊,用机器给磨出来,也不要钱,应为明诗家不养猪,所以磨出来的糠就会抵工钱。

这几天明诗生病,并没有出门,明梦还来找明诗玩。

只不过明诗感冒发烧,直接让梦梦回去了,怕传染给她,毕竟她家里还有个小孩子呢。

明诗跟明妈说道:“那天吃席的时候,二叔说要我去他家玩,小堂弟和二婶都挺想我的。”

不管明妈和明二婶之间有什么不愉快,明二婶对明诗还是挺好的。

“你二婶对你不错的,没事你就去玩吧,到时候给你二婶带带弟弟。”

在带孩子这一方面妯娌两人都是没人管的,明妈家是没有亲家妈,而明二婶家则是离得比较远,在一个她家哥哥的孩子也小离不开人照顾,所以生了孩子都是自己带的,没人帮衬。

“诶,对了,你今天就别去了,等明天吧,明天稳定了再去,别带病去别人家。”明妈嘱咐着。

明诗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在这一方面明妈从来不会当着明诗的面说明二婶的不是,她们有什么不愉快也不会牵扯到孩子身上,这一点明诗很是赞同的。

明诗知道她们俩人也没什么大的矛盾,有些是憋在心里不说透,憋出来的误会,还有就是明二叔结婚的时候借了八百块到现在没还,明妈心里不高兴这个呢。

这还是明诗小时候听墙角听来的。

要明诗说,直接和明二叔说呗,明二婶估计不知道,明二叔这么多年估计都忘了。

你不说他不提的,谁知道是什么事情呢。

明妈其实在明二婶的为人处世上还是挺喜欢的,长和明诗说长大了要孝敬你二婶,你二婶给你吃了不少东西呢。这证明明妈心里是有杆秤的。

中午明爸回来的早,看到明诗今天气色比以往都好,看了一眼明妈,也没说什么,只是问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