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章(1 / 2)

明诗进了屋,和母亲聊起了今日在江家的所见所闻。

明妈只是一旁静静听着,并未打断明诗的叙述。

听着江家老头的儿女们,都无悲痛之色,小孩子还在睡觉并未起来,小儿媳妇在外招呼宾客,大儿媳妇在厨房帮忙,也未出现。

再来就是他家的老太太也不在那里,只有一个江文翰才是真真切切的有些难过老头的离世。

明妈听完明诗讲的话之后,没有立马说话,只是用手抚了扶明诗的脑袋,顿了片刻才和明诗道。

“人呐,这一辈子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约束自己的底线存在,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也是一样的要求。”

说这句话的时候明妈的表情和语气是温柔的,是明诗从没见过的。

明妈看着有点阵愣住的明诗,伸手把明诗搂在了怀里。

“这个道理是以前你外婆还在的时候教我的,现在我也把它教给你。”

“你看着他们家的亲人都不伤心是不是?那要看看老人是怎么对待子女的,你对别人好了,别人才会对你好,你对别人不好了,别人凭什么对你掏心掏肺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明诗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观点。

她不是真的小孩子,该懂得都懂,只不过是没想到,明妈会和自己说这么一大串的道理。

她自然是知道的,做人要将心比心。

她后来的处事风格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和明爸处事风格颇为相似。

但是明诗她会看眼缘的,一个人合不合得来,遇见的第一眼就能分辨的出来,不说百分百的准确,也有百分之九十了。

“行了,你还小,有些事情现在和你说了你也不明白,去玩吧。”明妈笑了笑,松开了明诗,把她推了出去。

明诗回头看着有些情绪低落的明妈,她知道应该是有些想外婆了,明诗决定听明妈的话,给她一个安静的空间。

就在明爸忙着上班,帮着江家小忙的情况下来到了出殡上山的那一天。

2000年7月17日

庚辰龙年 六月十六 星期一

宜:沐浴、安葬、祭祀、入殓、移柩、破土、迁坟。

忌:结婚、搬家、交易、开业、搬新房、栽种、安门、作灶。

这天天气是个阴天,没什么太阳,走起来也还算没那么热。

明梦也跟明诗一起走在后面,因为不是本家,所以出个人就行了,

俩人岁数相同,个子也差不多,所以俩人是并排走着的,他们这一群人在最后面

江文翰他是长子长孙,在最前面抱着他爷爷的遗像开路。

明诗和明梦一边走着,一边偶尔说两句话,都是在农村野惯了的孩子,体力自然是比一般的孩子强一些。

“诗诗,还有多久到呀?我好热呀”明梦有点出汗,小脸红扑扑的问道。

“不知道,估计快了吧。”明诗摇摇头,她是真的忘记送上哪一个山了。

按理来说他们不是一个姓氏、一家人,不该来的。

但是他们雾隐村只有三十来户人家,以明姓为主,江家在这里有两家,所以同村的都来帮忙了。

明诗拽了拽有点下滑的白帽子,遮住视线了。

它也不是什么帽子,只是一块白布,折一折就能系在脑袋上。

他们带的这个和前面江家人的不同,他们的短,江家人的长,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虽然是阴天,但是众人还是热的不行,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到山脚处。

要送江家老爷子上半山腰,索性这山路还算好走,并且因为山里的气温比外面的低,还凉爽一点,算是好多了。

明梦看着现在也快了,并不在多说话。

俩人该庆幸不用自己拿东西,比别人轻松多了。

上了山没过一会儿就来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坑前。

八个抬棺人小心翼翼的把老人家的骨灰盒子放入坑中,剩下的就是填土树碑。

人这一生就这么走过了。

等到众人散去,已经是9、10点钟了,

江家是下午开席。

因为一些原因,送人山上之后回去不能走来时的路,所以众人回去的时候走的是另一个羊肠小道。回到家,正席等到下午4点多开。

中午明妈随便做了一点吃的,准备留着肚子让爷俩下午好吃席。

明妈问了些细节,明诗一概没有理会,只管填饱肚子。

明爸今天是不上班的。明天又要换成早班,要起早了。

下午,明诗和明爸一块收拾好出门,去人家吃白席没什么大的讲究,就是别穿的花哨就行了。

在路上还碰上了明梦一家,很自然的,明爸和明阳叔叔走在了一起,聊着大人的话题。

明诗和明梦两个小短腿跟在后面,也在说着姐妹两人的悄悄话。

“你妈妈不去呀?”明梦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