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斯卡蒂之血(2 / 3)

经的旧相识和部下,虽然还的目的各不相同,单独是处于理想主义而来到这里创办感染者或者山区民族的教学工作的。

在过去孩子就是单纯的劳动力,哪怕孩子还没有一条鞭子那么高也得跑到山上去放牧,或者到河谷田里面去种地,而且如果和隔壁的部落弄了冲突的话,再小的孩子拿着刀也可以壮一下声势。

但是博士在十几年前拿下了整个巴格拉姆,马苏德山区以及拉赫山区作为基本盘的时候,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就是成立的一家农业公司将整片地区的所有山民购买粮食以及多余的农产品,然后博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德里斯坦进行的边境战争获得了殖民政府在贸易方面的特许权,这样子可以让生产出来的羊毛毯以及干羊肉以及核桃,葡萄干等东西能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然后再掌控住了游牧民和种地的河谷山民的命脉之后,在经过拉拢或者武力的手段,将他们整合成一个庞大比较松懈的商业联盟,紧接着的就是和乌萨斯和当时的特雷西斯的两场交大规模的战争博士都动用了山民的民兵,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增加他们之间的情感,也为他们塑造了短时间之内的仇恨转移的对象和敌人。

但是塑造出来的敌人终究是长久之计,关键的还是化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

山区部落之间的冲突,很多时候都只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经济纠纷以及分配、生产冲突。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掉的话,光很口号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了,不喊口号,那是肯定不行的。

在兵团和军团之中,又必须得用教育的手段告诉他们具体的敌人是那一些鼓动的战争的特上阶级,在战场对面同样穷苦的士兵是可以争取起义的对象。在军营之中和在山里面是不同的,可以通过比较严格的军法来塑造他们的现代认知和教育,就比如说复杂的数学知识和基础外语,就在军营里面传授给了他们。

在短期的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就会将武器放回仓库,然后回去用买回来的机器以及可露希尔无人机接着放羊,种地,做毛毯。对于这些山民来说,最直观的就是近十几年来日子的确越来越好过了,那些杀人放火抢姑娘的外国军队也消失了。

当他们在一场又一场的胜仗之中积攒了对博士的信任以及对外面的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之后。

再加上他们生活的区域的西边就是虎视眈眈的波斯的缘故,因此他们都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现代化建设之后的工业城市里面接受教育。

十几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东西,有相当多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长大,然后想加入罗德岛。虽然说在博士突然失踪的三年时间里影响不少的东西,比如说士气,比如说感情,但现在一切就又好起来了。

对于铃兰来说,在这里上学简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体验,过去的铃兰接受教育,主要是在罗德岛移动战舰上面的学校那是凯尔希创办的学校,铃兰在那里学习就已经大受震撼了。

即便是过去,铃兰一家一路从东国坐列车坐到叙拉古都没有在罗德岛上面待的这一年来的实在。

各种关于世界前沿的医学知识以及近在耳边的各种战斗,铃兰在害怕的同时也充满了好奇。

可是再来到巴格拉姆之后,哪怕仅仅过去了不到两天,铃兰就已经连下巴都掉在地上了。

这里上课的老师全都是从战场上撤下来的老兵,就比如说现在正在讲课的这位东国老乡——秋水伊德。

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铃兰还以为这位老爷爷一定是一个犹如秋天落叶,小溪流水一样温柔的人,但是在仔细打听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听说当年这位老爷爷抱着炸弹和手枪想分别去京都杀天照天帝到江户炸德川幕府将军同归于尽,最后都未能成功,然后在混乱之中登上了一艘擒螃蟹传成功逃到了极寒的北方,然后再那一艘船上面和黑心的船老大斗智斗勇。

最后取得了胜利,带着船上所有贫困痛苦的水手工人将船开到了乌萨斯最东边的港口里,在那听说了,博士在马苏德山区战争中打败了维多利亚和德里斯坦又在北方草原战争中打败了和乌国结仇的乌萨斯,就认为博士是一个反帝的英雄,就带着逃难出来的水手们去投靠博士。

居然一步一步的来到了巴格拉姆参加了博士的队伍革命。

在课上的时候,这位老师细声细语的在那里讲解着世界史,秋水伊德老师聊起来的时候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从马其顿大帝的东征说到府兵和关泷帝国的关系,普六茹氏的夺权,再到科贡斯近代爆发的多次接到的战争以及城市堡垒对于镇压城市资产阶级起义的作用。

但是到下课的时候,这位老师在看到大家大多数都选择坐在桌子上自习的时候,就突然兴趣大开,拍着桌子在那黑板上画着炸弹,大开大放的在那里画着,大家怎么做炸弹?怎么打冷枪?要怎么拼刺刀等等。

当然啦,说的最多的还是聊着说要怎么把天照天帝的脑袋砍下来当球踢。

呃,这些东西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