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奕任书记
罗子健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自然资源局没有朋友,没有祝贺祝福,素梅简单交接工作,收拾东西搬到组织人事科去了。官场中,大多数人有心理预期,突然打断别人的心理预期,会遭受意见非议。像排队买东西一样,大家遵守规则排队等候,排了很长时间,眼看要轮到了,突然有人插队,打乱这种秩序,引起非议争论。子健他们3个年轻人,就像插队的人,打乱别人的心理预期,损害其他人利益,一些人不喜欢他们。
张主任把子健请到他办公室,“我年纪大了,没有什么追求,干不动了,以后办公室的工作你多担待一些。”
“我们都在张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为领导分忧是应该的,请主任多指导帮助。”子健搞不清楚张主任话里的意思,顺着他的话说。
只是罗子健不清楚,局机关很多人眼红他,都说他是赵奕奕的关系户,直接从乡镇调过来,进来不久任办公室副主任。从张主任的话里,就应该读出既然你和局长关系好,那么以后局长的事情你就多操心了。
张主任见子健这样说,不好难为他,也怕他在局长面前打小报告,“工作上的事情咱们多沟通、多商量,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改天给你喝个庆功酒”。
“谢谢主任关心,以后凡事都给您请示汇报,难事都请您指导帮助。”子健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周到礼貌地说。
阳州官场正酝酿着一场大地震,何书记到阳州主政一年多了,工作处处被动掣肘,很难打开局面。干部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平日拉帮结派,闲话废话连篇,会上胸脯拍得嘭嘭响,会后节奏依然,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干事情不得行,当评论员一流。这些影响了何书记,他到阳州来,是想干两三年,出点政绩成绩,回省里做副省长。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迫使他不得不做一些调整改变。
决定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要干事情需要人。组织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何书记最近考虑得最多的,如何下一盘大棋,对干部进行大调整。亲自到省委组织部去沟通几次,形势渐渐明朗起来。
市政府主要领导不容易调整,指挥得动,干脆安排提拔两个副职过去,总要干一些工作,这样可以调整县里主要领导,把县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没有过多久,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交流到其他地方任副书记,一个副市长到省纪委主动投案,市政府空出两个位置,让多少人眼红、心动,真是暗流涌动、忙忙碌碌。
省委干部考察组来到阳州,推荐考察2名副厅级领导干部,曲阳县委方书记、庆阳区委刘书记入围,确定为副厅级领导人选。曲阳县委方书记更是让人意外,直接进了市委常委,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
何书记胸怀全局,大会小会都讲,不换思想就换人。弄得全市干部紧张得很,天天挂念着这是书记安排的事情,必须要限期抓好落实。何书记见成效初显,心里并不着急,仍按照计划好的步骤,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决定安排两个局长到县里直接任书记,按照阳州的惯例,市直机关的局长到县上一般做县长,轮两年再接任县委书记。
天天都有人给他打电话,向他推荐干部,说某某比较优秀,可以观察观察,他都口里应酬着,心里打定自己的主意。觉得这些事情宜快不宜迟,免得夜长梦多。于是,把组织部长苏炳辉请到他办公室,让他尽快给省委组织部沟通,选派自然资源局局长、市委办主任到县里去任书记,从其他地方选人接替这两个位置。
很快,赵奕奕被任命为曲阳县县委书记,即将走马上任,誰也没有想到,这个任命把罗子健卷进去了,经历一次次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