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话就说到“赖龟孙”身上。
“赖龟孙”单位组织去五大连池旅游,“赖龟孙”让她一块儿去。
她兴奋至极,精力打扮自己,割了眼袋,纹了已稀疏了的眉。
还垫高了鼻子,整了嘴唇,只是脸上不再光鲜,并且眼角有了道道沟纹。
但消除这些皱折,花钱少了,是整不出来的,干脆放弃。
她与“赖龟孙”一起出去了十来天。
临走时,她告诉了每一个熟悉的人,脸上洋溢着幸福。
回来了,熟人问:“去了?”。
“去了。”
“可好?”
“还好。”
有人追问:“咋住的呢?”
“我们住一个房间嘛。”
“那好!”
别人不再问,等着她顺着往下说。
但她不说了。
于是便又追着问:“有啥事么?”
她眉头皱了,道:“没有。”
问的人觉得,关巧巧只是不好意思承认罢了,道:
“你说假话,哪能呢?”
她也急了,辩解道:
“真的,我不骗人,我敢赌咒。”
咦,怪了,这是咋的啦?
人们有相信她话的,也有不信的。回去跟了解孔祥仁的老公讲,老公认为,关巧巧的话是真的。
还想破镜重圆的关巧巧,见“赖龟孙”并无此意,嘟嚷着对“赖龟孙”说:
“你不合婚,叫我与你一起去旅游干啥?”
巧巧开始喝酒。
他举着装着白酒的透明杯子跑出去,对大家说:
“来,来,咱们碰一杯”
众人笑,巧巧就一口而尽。
有时,她醉卧楼下。嘴上说:“
“赖龟孙”迷上了狐狸精,狐狸精抢去了我的‘赖龟孙’。”
但她不去找“赖龟孙”,也不去骂狐狸精。
她只是喝酒。
她盼望“赖龟孙”回心转意,她不能没有“赖龟孙”,她一直在等待着“赖龟孙”。
她神经兮兮地每天在大街上溜达的事,被“灯笼花”知道了。
毕竟,她是曾经的民办教师。她替关巧巧惋惜,想着如何帮助这个痴情而又可怜的女人。
自那次“灯笼花”找到孔祥仁准备当红娘时,被他戏耍一番后,算彻底看清了这个男人的品性。
她当时就准备告诉巧巧,孔祥仁靠不住。
但话到嘴边,她又咽了回去。心里想:
本来自己是来说媒的,怎么一下子变成了拆鸳鸯的了?
果然,后来,“灯笼花”听说孔祥仁当了供销社干部,花了心。
又听说,关巧巧离婚后,对这位前夫仍爱恋至深。
“灯笼花”左右为难:
劝关巧巧不再抱复婚念头吧,不合常理。
劝孔祥仁与关巧巧复婚吧,自己不愿巧巧再掉入同一个坑。
况且,那时,孔祥仁事业感情双丰收,这位大经理能会听她的?
这天,“麦子队长”到高中学校看她女儿宋佳燕,顺便给“灯笼花”家拎来了一篮子鸡蛋。
作为教育局长的“灯笼花”推辞不过,只好把她母女俩请到饭馆,招待一顿。
欲知此后的事,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