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咱俩会不会惹了麻烦?(1 / 1)

国家事业 静易思 1872 字 2022-12-24

“大事队长”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乡里老土。

他对来人说:“两位同志啊,你们大老远的,来我们这偏僻乡村里,也不容易。

但你们也要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刚才我说的,你们都听到了,若你们好交差,我们就不好办啦。

人总得吃饭吧?你城里人有工作任务,我们农村人有生产任务,放人出去,我们的生产任务咋完成?

你们想想看,不抢收粮食,你们城里人饿着肚子,还咋搞工作呢?

当前‘三夏’是我们农村最大的任务。多大的事也得让路,对吧?”

黄会计也接过来说:“是呀,我听说‘三夏’在城里也是大事。

昨天接到通知,贤城地区和市的机关干部,还有学校师生,最近分批下到农村来,帮抢收抢种。

我村里学校的中学生,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组织起来,到各生产小队帮割麦子了。

你们这个时候抽我们小队的劳动力走,不是个时候啊,咋不早点来呢?”

皮同志明显不高兴,说:“你们,你们,不知道我们的任务重要吗?是上头的事大,还是你们小队的事大?”

瘦高个马同志更来气了,说:

“是啊,我们可是大机关!”

“大事队长”见两人这样说,心想,我们农民的事就是小事吗?就是公社、县里的领导来了,大忙季节抽人走,我也有话说。

他想发火,但毕竟是先进队长,远近有点名气,便忍住了,不温不火地说:

“现在孟令光不是你们单位人了,你们好像管不了吧?”

“他以前是我们厅里的人,现在让他去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怎么就不让走?”

“还是我说的那句话,大忙季节,我批准劳动力走,不合适,队里社员们也会有意见!”

年轻瘦子马同志声音明显提高了,说:

“你们忙不忙,我们也管不了,现在要完成我俩的任务。你要不批准,我们直接去他家!”

黄会计急了,吼道:“你们敢!”

“大事队长”忙打圆场说:“都别急,好好商量一下。

依我看,这样吧,过了“三夏”,我们队里清闲点,你们再来让他去,好吗?我答应你们的,放心吧!

但现在我无论如何也不敢放走一个劳动力的呀!”

皮同志看到这种局面,不好再僵持下去,便说:

“小马,你跟农民不能这种态度,事还是可以商量的。”

黄会计软中带硬地说:“刚才是我不对,脾气不好,请同志原谅。

不过,这事要传出去,让队里几个脾气爆的社员知道了,发起火来,也不是闹着玩的。”

皮同志和马同志一听,更没劲了,说:“算了算了,回头再来吧。”

生产小队干部客气地送俩人走了。

回到队部,“大事队长”告诉黄会计:

“今天这事对谁都不要讲。生产队里人多,有不知轻重的,说出去,被有的人知道了,说我们的不是,传开了,怕惹麻烦。”

黄会计说:“我也是这么想。但孟令光没犯错误,乡里乡亲的,咱们关照点才是。”

随后,这俩“父母官”沉默着,相视着,似乎在问对方,今天咱俩做的到底对不对,会不会因此栽大跟斗?

这里发生的一切,孟令光都蒙在鼓里,不知道城里现在还有谁记得他。

有社员把看到的告诉小雅丹,说:“城里有人找她爹,不知道是啥事。”

雅丹很吃惊,晚上下工回来,就告诉父亲。

孟令光听说后,心里七上八下的,心想,会是什么人,有什么事呢?

从学校回家的雅丹母亲陈老师,听到这事有点担心,觉得来人找老孟可能不会有啥好事。

但她没说出来,只是安慰丈夫,说:

“找你能有啥事?不必担心。”

孟令光问女儿:“来的俩人啥长相?”

女儿说:“我没见过他们,不知道长啥样,只听说是俩男的,一个年轻人瘦高个,一个矮胖子,年龄大概四十多岁”。

他心里琢磨,这几年我与省城任何人没联系,管他呢,没犯错,怕什么?等他们到家找我时,再说吧。”

他哪里知道,队里干部们给他筑起了一道结实的挡风墙。

第二天中午,小雅丹从地里下工回来,兴奋地告诉父亲,社员们看到那两个人走了。

他有点摸不着头脑:既然大老远的专门来找他,不见面就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下次还会不会再来?”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