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凯蹲在农家乐茶坊的角落里,正在给各种仪器充电。不远处的邓工正在联系虎头山山顶的另外两名专家,他们三个人已经讨论了接近30分钟。
龙凯看了看表,现在是晚上八点。
自从在北部山区亲眼见到山火突破隔离带之后,龙凯的心就沉到了谷底。如此恐怖的火势一旦蔓延到虎头山上,后果不堪设想,山下的北碚该怎么办?会不会进行疏散?如果疏散了妈妈该怎么办?……
尽管山火距离虎头山山顶还有3-4公里远,但是现在还有什么办法,能阻挡它肆虐的脚步呢?被大家给予厚望的人工降雨没有作用;耗费了巨大人力的隔离带没有作用;数千名消防战士的浴火奋战没有作用,现在还能怎么办?
当时龙凯就想直接赶赴一线,他不允许自己站在一边,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他必须做些什么!
“小龙,你冷静一点,难道你认为我们做的这些都是无用功吗?”当时邓工却叫住了他,冷静而严肃的说道:“我们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分工合作才能够战胜这种突发的天灾,你要记住,战斗并不仅仅存在于一线。没错,打仗需要刀剑、盾牌、勇气,但更需要观察、辨别、分析!要学会拨开迷雾、要学会去伪存真、要学会抓住重点!一线多一个热血青年并不能解决问题,现在的重点是我们能否预测风向和风速,能否给现场指挥官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这才是重中之重!”
这番醍醐灌顶的话,虽然让龙凯冷静了不少,但他的心却还是定不下来!
“有时候仅仅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勇于牺牲,是无法战胜困难的!只有运用智慧,才能取得胜利!”父亲的话,突然冷不丁的出现在脑海里。
龙凯反复琢磨着这句话!
之后的一个小时里,他跟着邓工在山里兜兜转转,不停的更换方位记录各种数据,但这些数据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却并不完全了解。
水银气压表、空盒压力表、气流观测器……各种从没见过的仪器相继登场,甚至一度因为自己不会操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邓工亲自爬坡上坎!
邓工那种专注的工作态度感染了龙凯,虽然自己并不知道邓工的观测逻辑,但龙凯的情绪已经渐渐稳定,他开始试着去解读邓工的目的!
智慧,自己要学会运用智慧!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与观察,龙凯发现邓工是在利用时间与气压的关联性变化,尝试预测风向改变的时间。
风无常势、水无常形!风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风向的改变呢?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数据密切相关,随着这些数值的变化,气压也会出现“日变化”和“年变化”。
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的气压高,一天之中,气压也会出现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是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会出现在21~22时和2~3时。而气压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风速和风向!
这就是为什么昨晚22:00风向会突然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下午16:00的时候会起风!
但是山火对于气流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气流一旦出现变化,气压也会同步变化,所以邓工才会带着龙凯不停在山区里反复收集数据!
现在邓工正在与山顶观测站的两位专家交换意见,但由于只能听到邓工的话,所以龙凯只是一知半解,但有一点他听明白了!
邓工一直在不停地记录着坐标,看来两个人还是要上山啊,所以龙凯已经在准备夜间上山的各种装备了。
在农家乐修整准备的这段时间里,龙凯抽空与云南消防队昆明支队的苏队长进行了联系,一是问问他们到哪了,还有多长时间上山;二是将山火的最新进展告知他们,让战友们能有一个心理准备;三是旁敲侧击的表达了一下,自己希望随队参与一线救火的意愿。
昆明支队的苏队长,跟龙凯也算是很熟悉了,这个训练标兵是苏队长一直以来的重点关注对象!龙凯在休假前也专门跟苏队长说过,他的休假地点在重庆,如果有任务随叫随到,但是苏队长怎么也没想到,龙凯前脚到了重庆,后脚就进了火场!
对于龙凯提出参与一线灭火的请求,苏队长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他只是反复强调,龙凯要注意安全,并且要服从组织安排!
说了半天也没能得到结果,龙凯只能沮丧的挂断了电话!
正在这时,邓工回过头来兴奋的对龙凯说道:“小龙,咱们观测到的数据很重要,他们也同意我的观点,今晚的凌晨1-2点,很可能再变回西北风,只是风速不确定,所以还需要咱们再去这几个坐标,确认一下数据!”
龙凯这才明白原来这些数据的背后,竟然能推导出如此精确的结论,他不禁精神一震!
“太好了!如果风向能够改变,那么我们就可以通知一线,组织一次顺风作业,延缓火势的蔓延!”说完他在头顶套上一个头灯,背起一个超大背包道:“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