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并不是去往缙云山主峰的方向,对于整个北碚区的威胁并不大!
没过一会,只见从其他方向又回来了30名战士,进入物资点开始补给、休息。魏逸潇一边看、一边听着寇队长与张主任的话,他算是大概理解了“两战一备”的意思!
自己这一侧的火场里,大概有90名战士,分为了三个队伍,每个队伍有三个小组,每个小组10个人。三个队伍相互轮换,正在有计划的展开灭火行动!
听寇队长说,左前方还有120人在进行这种作业,但他们的任务不是灭火,而是延缓火势。因为那边不是顺风口,很难进入火场,所以只能从侧翼喷水降温、清理地面的可燃物,延缓火势发展。除了有60人正在进行隔离带作业之外,另外还有一个30人的特勤中队,正在逆风地带作业。
魏逸潇无法想象,这种火势,逆风作业将如何开展?他们的装备又会有着什么样的区别?而眼前的这个补给站,就是所有战士补充物资和休息的地方。
正在魏逸潇出神的时候,寇队长和张主任结束了交谈,寇队转身带着几名市政工作人员离开。
张主任则开始了分配任务,这个物资转运小队,全体留下,接管物资的发放与清点工作;魏逸潇负责物资记录和统筹,并与指挥部进行每一批物资的确认;而市政的几位同志将负责新场地的选址与清理。
通过寇队的讲解,大家才明白,原来目前火势正在不停的向西北方向移动,虽然后面在不断地扑打、熄灭,但前方也在以每小时150米的速度蔓延。所以火场整体是在向前移动的,也就是说火场会距离现有的这个物资补给点,会越来越远!
每名消防战士进出火场,都要携带大量的装备,而远距离的物资补充,会极大地消耗战士们的体力和时间,故此物资补给点也必须不断的向前推进。现在市政的几位同志已经跟着寇队,去前方寻找合适的补给点了,找到之后,将会展开清场工作。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魏逸潇与张主任的任务,就是了解现场物资的数量,并根据消耗情况,联系指挥部进行补给。
魏逸潇现在正在计算各项物资的消耗进度,他发现消耗最快的是毛巾,因为每名战士进入火场之前都会在脖颈处围一条沾水的毛巾,不但能够隔热还可以降温,而出了火场以后,这条毛巾基本就黑了,也不再具备吸水的能力,所以毛巾的更换比例非常高。
其次消耗快的就是水和扑打工具,水消耗得快是因为处处都需要它,高压水枪、毛巾、饮用、清洗都离不开它。虽然运输比例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有些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消耗第三快的,就是扑打工具和防护装备了。而随着作业时长的加大,这两方面的损耗会持续增高,这是没办法的,再好的装备也顶不住长时间的灼烤!
将清单整理完毕之后,魏逸潇赶快交给张主任,张主任则配合现场的物资存量与指挥部进行联系,确定下一批物资清单!
魏逸潇一行人从指挥部出发的时间,是下午的3点半左右,到达山上的时间是5点。
在上山的一个小时之后,物资转运点进行了一次前移;
在上山的两个小时之后,300名武警战士加入了物资转运行列,整个运输队也开始了轮换休息;
在上山三个小时之后,又有100名消防战士带着10把油锯前来支援,物资补充也渐渐宽裕起来,张主任和魏逸潇这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随着物资越来越多,又有10多名工作人员抵达了物资转运点,共同参与物资的整理和发放工作,现场渐渐变得有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