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时,自书房里出来,苏黛下意识又看了眼东墙角落里那丛青竹。
她眼睫低敛,直等到出了院门,才随口问了出来送的杜聪一句。
“那丛竹子,上次来没瞧见过,可是先前明月阁植在东窗外那丛吗?”
杜聪闻言回头看了一眼,随即轻轻点头,没多说什么。
苏黛浅笑颔首,也没再问,带着青鹞静静离开。
走出一段路,她才敛起笑意,微不可闻地舒出口气。
杜淮宴对杜暖月用情至深,这在知道杜暖月跟黎山古族人有牵连之后,还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坏事。
但愿,他日后别帮倒忙。
回到汀兰院,苏黛先将与青铜鲁班锁的事,以及跟杜淮宴的对话,还有自己的猜测,全都写在信上,交代刘良寄出去。
她立在廊檐下,眺目了一眼蓝天云霭的晴空,心下不由叹了口气。
今日接连给沈顷寄去了两封信,就不知,前线战事进展如何,何时才能收到他的回信了。
转眼入了八月,盛夏气候逐渐炎热,众人皆渐渐换上了夏裳。
这些日来,苏黛成了杜淮宴书房的常客。
只是很可惜,她再没有感应到些别的什么。
不过似乎是受黎山那个男人和青铜鲁班锁的影响,杜淮宴也没有因此气馁,反倒是不像先前那般迫切,想要从苏黛这里得到更多讯息。
苏黛觉着,他好似在默默等待,黎山之行的到来。
这日她一跨进书房的门,便听坐在书案后的人温笑开口。
“雾城那边,陈师傅近来与我通信频繁,屡次提起‘旗袍’,听闻弟妹先前在雾城时,曾给过陈师傅不少的样稿,近来盛夏,那旗袍在雾城内大火,你可是狠赚了一笔,不过你人不在雾城,那分红,都暂且交给你阿弟保管了。”
苏黛听闻这个好消息,也不由露出笑脸。
她在杜聪挪来的围椅上落座,笑颜戏语道。
“听起来,杜当家今日唤我来,难不成是要谈生意?”
杜淮宴眼梢噙笑,“试卖已见成效,自然可以投本,在此之前,我却是忘了,弟妹可是皇家裁缝的传承人,也算得上是裁缝大家了。”
“闲来无事,可想赚些银元花?”
苏黛失笑,“杜大当家给我送银钱,我会傻到不要吗?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
“有一说一,样稿得交由底下专业的师傅敲定,到时款式挂出去,售卖所得利润,我七你三。”
“成交。”
事实上,她整日里做些婴孩的衣物和襁褓,也是无所事事,如今有正事可做,可算没有那么闲得慌。
这一忙起来,日子就过得飞快。
转眼过了八月十五,沈顷的书信没收到,苏黛倒是自刘良口中,听说了雾城的消息。
“大帅回雾城过节后,在帅府留了几日,之后没有启程回边线,而是带人亲自去前线了。”
彼时,苏黛正在试穿杜家衣铺送来的旗袍款式,听刘良说完,不由眼皮一跳,自落地镜内看向他,低声问道。
“大帅去前线了?该会察觉到,我并不在二爷身边...”
刘良眉心皱了皱,沉声道,“二爷没来消息,想是能应付过去。”
苏黛面露忧虑,黛眉浅蹙,点头细语。
“先这么着吧,等二爷来了信再说。”
刘良抿抿唇,将手里的牛皮信封递上。
“奶奶,这是先头您交代查的那些人,往滇南走动的,都在这儿了。”
苏黛自镜中看了看他手里的牛皮信封,随即转过身,伸手接过。
“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刘良一走,屋内静下来,苏黛踱步到桌前,将牛皮信封打开。
虽是经过半个月的筛选,最后还是有满满半页的人名。
想知道刘老爷子究竟将她的青丝和血迹,通过谁递交黎山那边的,就得将这些人包括刘老爷子在内,一个一个抓起来审问。
这倒是可以交代刘良,让雾城那边的人,暗中去做。
可惜她眼下人又不在雾城,不能亲自见见刘老爷子,实在很不方便。
思来想去,苏黛觉着,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
毕竟如今已经知道了杜暖月这条线,剩下的,等沈顷回来之后再细查,也不算晚。
黎山那边,不就是想让她和沈顷亲自去一趟吗?
只要他们还没到黎山,一切就都来得及。
正此时,青鹞带着人进来摆膳。
“奶奶,该用午膳了。”
苏黛思绪收敛,轻嗯一声,起身将桌上纸页收起来,装进牛皮信封里,准备进屋收起来。
青鹞眼明手快,连忙上前接过,一手扶了她到桌边坐下。
“您坐着,奴婢来。”
这丫头,最近行事越来越像老妈子了,凡事都见不得苏黛亲力亲为。
苏黛